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016592"
["articleid"]=>
string(7) "6189562"
["chaptername"]=>
string(7) "第2章"
["content"]=>
string(2680) "映照着城市的霓虹,却让我感觉像是一个透明的鱼缸,而我自己,就是那条被无形视线窥视的鱼。
我走到客厅的监控显示器前——为了安心,我特意在门口上方安装了一个隐蔽的摄像头。
调出刚才的录像。
屏幕亮起,画面稳定。
从我开始掏钥匙,到弯腰捡起袖扣,再到惊慌回头,最后仓皇进屋。
整个过程,镜头里只有我一个人。
楼道空旷,没有任何异常。
我的动作,在监控里看起来,确实像极了一场莫名其妙的独角戏。
一股无力感混杂着更深的恐惧,席卷而来。
这七天,每天如此。
每天发现袖扣,每天查看监控,每天都只有我一个人的“表演”。
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拿起手机,我拨通了报警电话。
接线员的声音很公式化,我尽量让自己的叙述听起来条理清晰,而不是像个歇斯底里的疯子。
我强调了袖扣的价值,强调了连续七天出现的异常,强调了这可能不是简单的恶作剧,而是有针对性的骚扰,甚至是威胁。
半小时后,两名警察到了。
一老一少。
老警察看起来经验丰富,眼神沉稳;年轻的那个则带着几分初出茅庐的公事公办。
我拿出收集好的七枚袖扣,摊在茶几上,银光闪闪,像一串冰冷的证据。
我又调出了七天的监控录像给他们看。
他们看得很仔细。
老警察甚至拿出本子记录了些细节。
“林暮小姐,你是说,你确定这种袖扣很独特,一般人不会有?”
老警察问。
“是的,定制的,有编号。”
我指着袖扣内侧细微的刻痕。
“最近生活上、工作上,有没有遇到什么特别的事?
或者,和人有过什么矛盾?”
年轻警察接口,目光在我脸上扫过,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我脑子里瞬间闪过陈炜那张看似诚恳的脸,还有项目被截胡后他假惺惺的安慰。
但我没有证据,不能凭空指认。
我只能说:“我是做项目策划的,竞争激烈,难免会得罪人。
但具体到这种程度……”老警察点点头,没说什么。
他们又去楼道里实地查看了一番,询问了同一楼层的另外两户邻居。
邻居们要么说没注意,要么表示疑惑,说没看到什么陌生人。
最后,警察表示会备案,也会调取小区大门的监控看看有没有可疑人员,"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12179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