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015910"
["articleid"]=>
string(7) "6189476"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8章"
["content"]=>
string(2600) "、非自然的瑰丽光带,它们像极了“祂”投下的、无形的观测触须。
“最后一个问题,”他转过头,看着秦女士,“你们……我们这样的‘样本’,到底有多少?”
秦女士摇了摇头,脸上第一次露出了一个极其浅淡的、近乎虚幻的笑容:“散落在各个角落,如同尘埃。
彼此不知,各自挣扎。”
她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最后看了李默一眼,那眼神复杂难明,有感激,有歉意,或许还有一丝……告别。
“保重。”
说完,她转身,白色的裘皮身影融入穹顶边缘的阴影,如同水滴汇入大海,消失无踪。
李默没有动,他独自站在那里,很久很久。
论坛的喧嚣似乎离他无比遥远。
他感觉自己终于触碰到了真相的边缘——一个巨大、冰冷、毫无人性的宇宙实验场。
而他和秦女士,以及无数未知的“样本”,不过是这实验场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他回到主位,论坛继续。
但他不再发言,只是沉默地听着,看着那些顶尖的头脑在“祂”无形的注视下,热烈地讨论着自由、未来和终极真理,只觉得无比讽刺。
几天后,论坛结束。
李默做了一件让所有人瞠目结舌的事情。
他宣布,将“默示录”公司及其所有资产,全部无偿转让给一个由论坛参与者共同管理的、旨在推进“非常规基础科学研究”的匿名基金会。
他个人,只留下一笔足够普通人奢侈生活几辈子的资金。
然后,他切断了与之前所有圈子的联系。
社交媒体账号注销,电话号码作废,如同人间蒸发。
他并没有隐藏起来等死。
他带着那笔钱,开始了真正的、沉默的流浪。
他去了世界上最偏僻的角落。
在喜马拉雅山脚下的无名村落教孩子们识字,在南太平洋的某个珊瑚礁岛上跟着渔民出海,在撒哈拉沙漠的边缘聆听贝都因人的古老歌谣。
他不再制造任何噪音,不再吸引任何目光,只是像一个普通的旅人,感受着这个被“观测”着的世界最原始、最细微的脉搏。
他遇到过几个和他一样,眼神深处藏着同样疲惫与了然的人。
一个在亚马逊雨林中研究真菌网络的植物学家,一个在西伯利亚冻原上记录地磁异常的老猎人,一个在开罗街头用废铜烂铁打造奇妙雕塑的哑"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12156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