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015847"
["articleid"]=>
string(7) "6189468"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7章"
["content"]=>
string(2758) "”台下有人笑,有人鼓掌。
“下一步呢?”
有家长问。
“公开合规、公开名单、公开规则,先把能做的做完。”
我停了停,望向许瑶:“你也可以做。”
她低声笑了一下:“我做的,比你会更大。”
她把手势一挥,屏幕切到一段宣传片。
画面上是海边、风车、白衬衫少年,配乐温柔。
“我们与多国可持续机构合作,做真正的大项目。”
她看着我,“你要跟?”
“我不跟谁。”
我说,“我跟事实。”
屏幕忽然黑了一下,随即跳出一个二维码,正是“零碳衣柜”的下载页。
我没操作。
王老师也没操作。
台下学生哄的一声笑:“老师,这是您弄的吗?”
N牌的同事向我点了点头。
他们站在后台,像在提示:用“图像”说话。
主持人顺势:“既然是公开活动,大家也可以现场体验。”
几十部手机举起来,对准手上的衣服、包、围巾。
“碳账单”的小条跳出来,像一行一行的呼吸。
有人低声:“原来我这件‘环保’只是一句口号。”
有人悄悄把围巾塞回包里。
我没有去看任何一个尴尬的脸。
我只看屏幕角落里那行小小的字,正在往上跳。
“我们继续议程。”
主持人说,“请企业代表宣布共建内容。”
许瑶接过话筒:“我们将为学校捐赠一批‘环保系列’——”话没说完,台下有人举手:“捐之前,能否提供‘白名单’所需的数据?
孩子穿的,最好明明白白。”
这句话,不重,但稳。
掌心里像有一口热气。
我把大衣袖口抚了一下,针脚扎得很密。
“好。”
王老师说,“任何捐赠,都要先过公示。”
台下,家长的目光在变化。
有人点头,有人抿嘴,有人把手机放下,认真看屏幕。
许瑶收住笑,端起职业语气:“我们尊重学校流程。
也欢迎社会各界监督。”
她又把话锋一转:“最后我仍要强调——污蔑品牌,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我点头:“当然。”
我把包里那封律师函拿出来,举给镜头看,又平静地收回。
“同时请记得,”我说,“虚假宣传,也是要负责任的。”
舞台上有风,从灯架的缝里钻下来。
我把话筒扶正。
“下面,”我朝主持人点头,“进入最后一部分:证据链展示。”
屏幕一连切出四张:"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12154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