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015822"
["articleid"]=>
string(7) "6189468"
["chaptername"]=>
string(7) "第2章"
["content"]=>
string(2644) ",我想补充一下关于‘校服回收’的具体做法。”
许瑶当即笑出声:“妈,我们先不打断秩序。”
她偏头,对四周小声说,“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捡旧衣?”
我站起来,声音不高:“不是捡,是循环。
旧衣不是垃圾,是材料。”
有家长嘀咕:“材料?”
我点开手机,把摄像头对准自己这件旧呢子大衣的内里缝线。
面料:羊毛70%/涤纶30%;折旧周期:10年;累计使用:9.2年;已节省碳足迹:约112kg CO2e屏幕上的数字在灯光下发亮。
有人靠近看,有人惊讶。
我笑,“这是我做的‘零碳衣柜’。
用来记录我每一件衣服的使用年限、养护记录,也能识别新衣的面料和碳账单。”
许瑶不耐烦:“这些数据哪来的?
假的吧?
别误导老师和家长。”
我接住她的话往下落:“数据来自仪器检测与公开数据库,第三方可以背书。
比如——”她忽然站起来,递来一条围巾:“妈,您就不能别丢人吗?
今天我们公司客户也来听,您这样太……寒酸了。”
“寒酸”两个字像钩子。
几位家长看我,又看她。
王老师咳了咳:“许女士,发言请尊重。”
我微笑:“体面有很多种。
穿得贵是体面,穿得久也体面。”
我看着桌上的几件旧校服,指尖再次发麻。
那是孩子们每天要穿的布,摸在手心会有声音。
“校服这块,我有一个试点方案:回收→拆解分级→再生纤维→重新织造配件,孩子可以用‘以旧换积分’系统换文具或课程。”
我把方案打印本递给王老师。
许瑶笑出声音:“别笑死人了,就你一个退休的还想搞平台?
抖音上那点视频看多了吧?”
我不跟她吵,只看王老师:“老师,您上周给我的样衣批次号,我做了对比。”
我从包里拿出一张放大的照片,红圈圈出吊牌的一处批号和二维码。
“这批校服的再生成分,宣传是20%,但我实际测到只有5%。”
走廊里顿了一秒。
许瑶眯眼:“您这是在暗示什么?
这是在诬蔑吧?
有证据吗?”
“有。”
我点头,“第三方今天会把初步报告发过来。”
她抬手按了按耳麦,笑容更亮:“王老师,这种不实指控影响很恶劣。
我建议先联系物业,"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12153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