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011360" ["articleid"]=> string(7) "6188573"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0章" ["content"]=> string(2588) "们提及关键证据,比如计划书和录音时,他的情绪反应和‘人格切换’模式,似乎过于符合外界对‘多重人格’的刻板想象,而缺乏真正解离性障碍患者那种更深层次的、无法自控的混乱特质。

我们无法最终断定,他究竟是罹患了真正的疾病,还是一个……演技极其高超,甚至可能连自己都部分欺骗了的伪装者。”

“也就是说,目前的科学技术,无法给出一个绝对的结论?”

李锐眉头紧锁。

“很遗憾,是的。

精神世界的诊断,很多时候依赖于主观陈述和临床观察,尤其是在他这种高功能、可能伴有伪装的情况下,难度极大。”

这个结果让案件的前景蒙上了更厚的阴影。

然而,技术队那边,却传来了一个突破性的发现。

“李队!”

王技术兴奋地找到李锐,“我们重新分析了那份计划书文档的元数据,包括创建信息、修改记录、字体嵌入等等。

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发现!”

“说!”

“这份文档最初的创建时间和最初的内容框架,是在案发前近两周建立的。

但是,最初创建时使用的字体,以及一些特定的排版习惯,与张毅平时使用电脑的习惯存在显著差异!

倒像是……另一个人起草了这份计划的雏形和核心结构。”

李锐猛地站起身:“能追踪到最初的编辑设备或者网络来源吗?”

“很难,对方非常小心,使用了公共网络节点,清除了大部分日志。

不过,”王技术话锋一转,拿出了另一份报告,“我们对比了张毅的笔迹,和计划书打印稿旁边后来添加的那些手写注释、补充要点(比如关于法律条款细节、症状模仿要点的备注),确认那些手写字迹是张毅的无疑。

也就是说,计划书的‘灵魂’可能来自另一个人,但后期的填充、修改和完善,是张毅亲自完成的。”

线索的矛头,再次指向了孙浩!

是他诱导甚至协助张毅制定了这个“假装精神分裂”的计划?

他可能就是那个最初的起草者?

他和张毅之间,存在着某种不为人知的合谋关系?

9 崩溃的合谋者李锐决定调整策略,对孙浩和张毅分别施加更大的压力,并利用信息差进行突破。

他再次提审张毅,这一次,他不再纠缠于精神病的真伪,而是直接"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12049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