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006423"
["articleid"]=>
string(7) "6187620"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8章"
["content"]=>
string(2648) "一样沉重。
有几次,她直接趴在书桌上睡着了,直到盼盼的哭声或者王志远起夜时才惊醒。
身体的疲惫尚可忍受,学习上的差距却让她倍感压力。
她的同学们是刚从高考战场上厮杀出来的尖子生,记忆力、反应速度都处于巅峰状态。
而她,毕竟搁置了二十年,很多知识需要反复记忆和理解才能跟上。
尤其是古代汉语和文学理论,那些佶屈聱牙的篇章和抽象的概念,让她学得颇为吃力。
有一次,《古代文学》课要求背诵《离骚》选段。
那些生僻的字词、复杂的句式,让她头痛不已。
她利用一切零碎时间背诵,做饭时、哄孩子时、甚至上厕所时,嘴里都念念有词。
瑶瑶好奇地问:“妈妈,你在念经吗?”
静姝苦笑。
直到深夜,她还在台灯下反复抄写、默记。
第二天在课堂上,当老师抽到她背诵时,她虽然有些磕绊,但最终还是完整地背了下来。
老师点了点头,说了句“不错”,那一刻,她差点掉下泪来。
与年轻同学的相处,也需要慢慢磨合。
一开始,大家对这个“阿姨辈”的同学有些距离感。
小组讨论时,她提出的观点往往带着生活的沉淀,有时会让同学们觉得“过于现实”或者“不够新潮”。
静姝并不气馁,她主动承担小组里需要耐心和细致的工作,比如查找资料、整理文稿。
她发现,这些年轻人虽然想法天真,但思维活跃,充满创造力。
她渐渐学会了倾听,也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久违的朝气。
班里有个叫苏晓雯的女生,性格开朗,坐在静姝旁边。
看到静姝有时记笔记跟不上,会主动把笔记借给她抄。
得知静姝的情况后,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林姐,你太厉害了!
简直就是我的偶像!”
她常常这样感叹。
慢慢地,静姝融入了这个集体,同学们开始亲切地叫她“林姐”,遇到生活上的烦恼,有时也会来找她这个“过来人”倾诉。
家里的情况,也在动态的平衡中维持着。
王志远履行了他的承诺,努力加班,分担家务。
但他毕竟是男人,粗手粗脚,照顾孩子难免疏漏。
有一次,静姝放学回家,发现盼盼因为尿布没及时换,小屁股起了红疹,哭闹不止。
婆婆在一旁心疼地埋怨:“我说什么来着"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1196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