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005237"
["articleid"]=>
string(7) "6187419"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2章"
["content"]=>
string(2556) "祖父,也是个守着乡里河堤的老秀才,当年河堤决口,祖父也是跳进水里堵缺口,最后染了风寒去世。
那时候他还小,只记得祖父临终前说“要护着乡里人”,却从没人为祖父刻过什么、记过什么。
“沈姑娘,”周鹤忽然开口,声音比往日软了些,“这棺上的字,能不能让我也写几个?”
沈清辞愣了一下,随即点头,递过一支蘸了朱砂的笔。
周鹤接过笔,在棺图的角落写下“水利忠魂”四个字,笔锋虽不如沈清辞细腻,却透着股郑重。
走出工坊时,暮色已经浓了。
周鹤看着辰州的炊烟袅袅升起,忽然说:“明日陈翁出殡,我也去送送。”
沈清辞转头看他,夕阳落在他脸上,褪去了往日的冷硬,多了些柔和。
她笑着点了头——她知道,这辰州的红棺,终于捂热了这位“死规矩”御史的心。
7 红床叙情,破镜重圆陈翁的葬礼办得很隆重。
出殡那天,辰州的百姓来了大半,都想送陈翁最后一程。
红棺走在最后,棺上的水渠图样在阳光下格外清晰,周鹤跟在棺后,看着百姓们自发撒的纸钱,看着有人哭着喊“陈翁慢走”,眼眶竟有些发热。
“周大人,”沈清辞走在他身边,轻声说,“您看,这红棺压阵,压的不是邪祟,是百姓的念想——想着陈翁护了辰州一辈子,往后也能看着咱们好好过日子。”
周鹤点了点头,声音有些哑:“以前在京城,总觉得‘礼制’是规矩,是脸面,今日才知道,真正的礼制,该是记着人心,护着情义。”
葬礼结束后,周鹤没再提“整改”的事,反倒常去“木语堂”帮忙——他虽不会做木工,却能帮着整理《辰州礼俗志》,把沈清辞说的那些红床红棺的故事,一笔一笔记下来。
这日午后,工坊里来了个外乡女子,穿着素色衣裙,手里攥着块裂成两半的木牌,怯生生地问:“姑娘,能做红床吗?
我……我想等我夫君回来,跟他成婚。”
女子叫林秀,是江南人。
三年前她和恋人赵生定亲,赵生说要去北边做生意,赚了钱就回来用红床娶她,还把家里的传家木牌劈成两半,一人带一块。
可赵生走后没多久,就传来战乱的消息,从此没了音讯。
林秀找了他三年,听说辰州的红"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1192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