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005170"
["articleid"]=>
string(7) "6187413"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0章"
["content"]=>
string(2708) "题跋,都和她记忆中的一模一样。
甚至连画卷边缘,因为岁月流逝而产生的自然磨损,都分毫不差。
这不可能是假的。
“是真迹。”
姜瓷抬起头,肯定地说道。
傅时聿闻言,不置可否地挑了挑眉。
“哦?
这么快就看出来了?”
“我不需要看。”
姜瓷的声音,带着一丝骄傲,“这幅画,已经刻在了我的脑子里。”
傅时聿的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
“感情,是鉴宝师最大的敌人。”
“我花钱请你,不是让你来回忆过去的。”
“我要的是证据,是逻辑,是任何人都无法反驳的结论。”
他的话,像一根根针,扎在姜瓷的自尊上。
姜瓷的脸,涨得通红。
她知道,傅时聿是在敲打她,也是在考验她。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抛开所有个人情感,以一个纯粹的鉴宝师的身份,重新审视这幅画。
“好。”
她站起身,走到办公桌的另一侧,那里有一套专业的鉴定工具。
放大镜,强光手电,电子显微镜……一应俱全。
她先是拿起放大镜,从画卷的题跋开始,一寸一寸地仔细观察。
“宋徽宗的瘦金体,特点是‘横画收笔带钩,竖画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
这幅画的题跋,笔锋犀利,铁画银钩,完全符合。”
“再看印章。
‘御书’葫芦印,‘宣和’方印,位置、大小、篆法,都与史料记载相符。
印泥,是宋代特有的蜜印,色泽沉厚,历经千年而不褪。”
她一边看,一边说,声音冷静而专业。
办公室里,只剩下她清冷的声音,和傅时聿若有若无的呼吸声。
接着,她又拿起强光手电,从侧面以45度角,照射画面的绢布。
“这幅画,用的是宋代宫廷特供的双丝绢。
经纬线细密,质地坚韧。
在强光下,可以看到绢丝之间,有细微的‘跳丝’现象,这是古代手工织造的特征,现代机器无法仿制。”
“颜料,是矿物颜料。
石青,石绿,朱砂……颜色纯正,层次分明。
尤其是仙鹤头顶的那一点红,用的是最上等的辰州朱砂,千年之后,依然鲜艳如初。”
“最重要的,是画面的包浆。”
姜瓷放下工具,目光灼灼地看着傅时聿。
“古画历经岁月,会自然形成一层温润的光泽,我们称之为‘包浆’。
这层"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1191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