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003802"
["articleid"]=>
string(7) "6186983"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8章"
["content"]=>
string(2518) ",苏晚卿还绘制了京城“配送路线图”,将京城划分为十个区域,每个区域安排两名外卖员,明确配送时间(京城三环内半个时辰送达)和服务标准(送货上门、礼貌用语、核对订单)。
试点第一天,外卖窗口就接到了三十多单订单。
有位李姓夫人因为照顾生病的孩子无法出门,通过茶馆下了一份“桃花酿”和“桂花糕”;还有位张秀才正在赶考前复习,想通过倚红楼的“状元糕”讨个好彩头,直接拨打了“传声筒”电话下单。
外卖员小周拿着保温食盒,按照路线图快步赶往李夫人家。
到了门口,他恭敬地递上订单:“夫人,您订的倚红楼桃花酿和桂花糕,请您核对。”
李夫人打开食盒,看到温热的糕点和酒,惊喜不已:“没想到这么快就送到了,还这么新鲜,以后我再也不用特意出门了!”
张秀才收到“状元糕”时,更是连声道谢:“太感谢了!
这糕还是热的,你们的服务太周到了!”
第一天试点大获成功,外卖订单量节节攀升。
苏晚卿又趁热打铁,推出“会员专属服务”——外卖会员可享受免配送费、优先配送、生日送赠品等福利,进一步提升客户粘性。
第十一章 升级物流,打通全国快递网外卖业务在京城稳定后,苏晚卿和顾衍之开始将目光投向“快递”——解决全国分店之间的产品运输和异地客户的购买需求。
古代的驿站主要用于官府文书传递,民间物流既慢又贵,还容易损坏货物。
顾衍之利用自己的人脉,与各地驿站达成合作——倚红楼支付一定费用,借助驿站的路线和马匹,运输非生鲜类产品(胭脂水粉、服饰、干货等);同时,在各分店设立“快递中转站”,负责接收和发送本地及周边地区的快递。
为了保证货物安全,苏晚卿设计了“三层包装”——内层用油纸包裹产品,防止受潮;中层用硬纸壳固定,防止挤压;外层用印有“倚红楼快递”字样的麻布包裹,方便识别。
还为每件快递贴上“快递单”,写明收件人、地址、产品信息和保价金额(贵重物品可保价,丢失或损坏按价赔偿)。
针对生鲜类产品(新鲜糕点、水果等),他们研发了“冷链运输箱”——用冰块和保"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11872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