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003801" ["articleid"]=> string(7) "6186983"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7章" ["content"]=> string(2516) "赞不绝口:“你们不仅为朝廷带来了丰厚的税收,还推动了商业发展,真是人才啊!

朕决定,封你们为‘御前商官’,以后你们有什么好的想法,都可以直接向朕禀报!”

苏晚卿和顾衍之连忙谢恩。

走出皇宫,顾衍之看着苏晚卿,笑着说:“没想到我们在古代还能当官,以后我们的倚红楼,更是名副其实的‘皇家特许品牌’了。”

苏晚卿也笑了:“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我们的目标,是让倚红楼的品牌传遍天下,让更多人感受到我们的创新和诚意。”

第十章 洞察需求,开辟外卖新赛道随着“直播带货”的火爆,苏晚卿发现了新的商机——很多客人在直播中下单后,希望能直接拿到产品,却因为距离太远或事务繁忙无法亲自到店;还有些客人品尝过倚红楼的糕点酒水后,想在家中享用,却苦于没有便捷的购买渠道。

“顾衍之,你说我们能不能像现代一样,做‘外卖’和‘快递’?”

苏晚卿拿着客人反馈清单,找到顾衍之,眼里满是兴奋,“让客人在家就能下单,我们派专人送上门,这样既能满足客人需求,又能扩大销量,还能为以后的全国物流打基础!”

顾衍之眼前一亮,他之前就考虑过古代物流的短板,只是没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苏晚卿的提议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这个想法可行!

古代虽然没有电动车和手机,但我们可以用‘驿站+专人配送’的模式,先从京城试点,再逐步推广到全国分店。”

两人立刻开始制定外卖快递计划。

第一步,解决“下单渠道”——他们在京城各大街小巷张贴“外卖海报”,上面写明可配送的产品(糕点、酒水、胭脂水粉等)、价格、下单方式(通过附近茶馆代收订单、拨打倚红楼专属“传声筒”电话——苏晚卿用竹筒和棉线改造的简易通讯工具)和配送范围(京城三环内)。

同时,他们在倚红楼各分店设立“外卖窗口”,专门负责处理外卖订单;还培训了一批“外卖员”——挑选身体强健、熟悉京城路线的杂役,统一配备青色制服、印有“倚红楼外卖”字样的腰牌和特制保温食盒(苏晚卿用双层竹筒加棉花制作,能保持食物温度)。

为了保证配送效率"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1187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