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003796" ["articleid"]=> string(7) "6186983"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2章" ["content"]=> string(2530) "脆,有多种口味;“花酿酒”,用各种鲜花酿造,酒精度低,口感清甜,适合女性饮用;“云片糕”,用糯米、芝麻、白糖制作,薄如蝉翼,入口即化。

这些糕点酒水,不仅在倚红楼各分店销售,还被送到了各大酒楼、茶馆,甚至被纳入了一些官员的宴席菜单。

张师傅也因此名声大噪,成了古代有名的“糕点大师”。

最后是服饰。

苏晚卿根据倚红楼姑娘们的表演服饰,设计了一系列“红楼服饰”——“霓裳裙”,用轻薄的丝绸制作,上面绣着精美的花纹,适合跳舞;“雅韵衫”,用棉麻制作,款式简约,适合日常穿着;“锦绣披帛”,用彩色的丝线编织,搭配裙子,显得格外优雅。

为了让服饰更贴合市场需求,苏晚卿还推出了“定制服务”——客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面料、颜色、花纹,由倚红楼的裁缝量身定制。

这项服务推出后,受到了很多贵女和官员家眷的欢迎,甚至有外地的客人专门来京城定制服饰。

随着周边产品的推出,倚红楼的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形成了“娱乐+美妆+食品+服饰”的完整产业链。

不仅如此,苏晚卿和顾衍之还开始涉足其他领域——他们在京城开了一家“红楼书院”,教女孩子读书写字、琴棋书画,为倚红楼培养后备人才;在苏州开了一家“红楼绣坊”,专门制作精美的刺绣产品;在杭州开了一家“红楼游船公司”,提供西湖游船租赁和导游服务。

倚红楼的成功,引起了朝廷的注意。

皇帝特意召见了苏晚卿和顾衍之,对他们的商业头脑赞不绝口,还赏赐了他们“皇家特许经营”的牌匾——有了这块牌匾,倚红楼在全国开店都能享受税收减免和政策优惠。

得到皇帝的认可后,倚红楼的发展更是如虎添翼。

短短一年时间,倚红楼就在全国开设了十几家分店,产业链覆盖了多个领域,成了古代名副其实的“商业帝国”。

这天,苏晚卿和顾衍之站在京城倚红楼的顶楼,看着楼下人来人往的街道,心里满是感慨。

“没想到,我们在古代也能打造出这样的品牌。”

苏晚卿笑着说。

顾衍之点了点头,眼神里满是坚定:“这只是开始。

只要我们坚持创新,不断提升"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1187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