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001919" ["articleid"]=> string(7) "6186700" ["chaptername"]=> string(8) "第44章" ["content"]=> string(3700) "

朱棡一把抓住儿子的手腕,力道之大让朱济熺疼得皱眉。

朱济熺却不敢挣扎,艰难说道:“盛庸用了火攻,又派奇兵偷袭粮道,守军腹背受敌,守将拼死抵抗,最后战死了。”

“现在太原东边门户大开,盛庸的大军离城只有五十里了!”

王府大厅瞬间陷入死寂,只有朱棡粗重的呼吸声。

他踉跄着后退两步,扶着案角才稳住身形。

汾州失守,平定州又丢,如今的太原,就像被剥去了甲胄的将军,暴露在敌军的锋芒之下。

朱济熺急得眼眶发红,“爹,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朱棣大军正奔太原而来,盛庸又从东边杀来,我们这是要被合围了啊!”

朱棡深吸一口气,眼中的慌乱渐渐被狠厉取代。

“慌什么!太原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坚城,城墙高三丈,厚两丈,朱棣想拿下太原,可没那么容易!”

他顿了顿,语气更沉,“况且朱棣在南京根基未稳,诸王心怀不满,百官还在观望,他不可能长时间把重兵耗在太原。”

“我晋军麾下都是常年跟蒙古人厮杀的边军,战斗力不比燕军差,只要撑过两个月,等他粮草耗尽,太原之围自解!”

朱济熺却急声道:“可朱棣有意大利炮啊,儿子听说,那炮能轰塌三尺厚的夯土墙,耿炳文的十三万大军,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还有梅殷的淮安军,都是败在了这种炮下!”

朱棡却嗤笑一声,满是不屑,“不过是些奇技淫巧罢了!当年陈友谅的炮比这更厉害,还不是被我爹打得落花流水。城墙是死的,人是活的,本王难道还怕了他不成!”

话虽如此,朱棡还是立刻传下军令,调全城青壮上城守御,将府库中的火药、滚石尽数运上城头,又命人在城墙内侧加筑夯土台。

他虽狂暴,却从不是昏聩之辈,身为常年镇守北疆的藩王,应对围城战的手段,早已刻进骨子里。

可他还是低估了燕军的速度。

仅仅两天后,太原城外就响起了震天的马蹄声。

朱棣亲率南路军,与盛庸的西路军汇合,将太原城团团围住。

燕字大纛在风中猎猎作响,与城头上的晋军旗帜遥遥相对,空气中弥漫着大战将至的肃杀。

朱棣勒马立于阵前,身后是密密麻麻的燕军将士。

他转头看向身旁的徐辉祖。

这位中山王徐达的长子一身银甲,神色复杂地望着太原高大的城墙,显然还在纠结。

“殿下,真的要强攻吗?”徐辉祖低声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犹豫。

朱棣却没直接回答,反而问道:“徐大帅,你博览兵书,可知历史上最快攻破太原的人是谁?”

徐辉祖熟读兵法不说,对历史上的经典战例也了如指掌,答道:“单论破城时间,是家父。”

说来此事,也是一桩无巧不成书的奇事。

洪武元年,徐达和常遇春北伐,攻占大都。

徐达认为扩廓帖木儿,也就是著名的王保保,会从太原发兵救援大都,便率主力经保定、真定向西,准备截击。

然而,王保保并未按徐达设想的路线救援大都,而是灵光一闪,想出一个奇招,率精锐主力出雁门关,绕道居庸关,绕过明军,反攻空虚的大都。

徐达得知后,并没有回师救援北平,而是做出了一个更为大胆的决策,批亢捣虚。

趁王保保主力远赴大都,太原空虚,直接奔袭他的老巢。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11838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