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001860" ["articleid"]=> string(7) "6186700"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7章" ["content"]=> string(3812) "

“大姐,晋王靖难是谋反,难道燕王就不是吗?”

“燕王若真为大明好,就该把大位还给太孙。他以靖难为名起兵,实则是谋逆夺位,这是天下人都看得明白的事。”

这话像一根针,扎在徐氏心上。

她知道弟弟的性子,认死理。

几天前,朱棣打进南京时,满朝文武都去跪迎,唯有他徐辉祖跪在徐达的祠堂,闭门不出。

可如今局势不同,朱棣已是监国,若徐辉祖再固执下去,徐家就完了。

徐氏站起身,走到徐辉祖面前,语气带着一丝恳求。

“你说燕王是逆贼,那李世民当年玄武门之变,算不算逆贼?可他开创了贞观盛世,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辉祖,比起正统,百姓更需要一个能护他们安稳的君王!”

徐辉祖握着茶盏的手紧了紧。

他何尝不知道姐姐说的是实话,可他心里那道坎,始终过不去。

先帝钦定的太孙,就这样被燕王逼退,他这个臣子,总觉得亏欠了什么。

徐氏放缓了语气,“我知道你心里的执念,燕王殿下也知道。他说,你可以听调不听宣,你出征,是为了大明百姓,不是为了燕王。”

“若你不出征,他只能派别人。可别人未必能挡得住晋王的边军,到时候战火蔓延,中原的百姓又要流离失所。”

“辉祖,咱爹当年跟随先帝平定天下,你忍心看着百姓再遭战乱之苦,爹的功业毁于一旦吗?”

徐辉祖沉默了。

良久,他站起身,语气依旧冷淡,却多了一丝松动,“好,我可以出征,但我只认大明,不认燕王。”

徐氏心中一松,眼眶微微发红,“好,姐姐替百姓谢谢你。”

朱棣看着手中徐辉祖领命的文书,嘴角露出一抹满意的笑容,同时也松了一口气。

只要徐辉祖愿意去,朱棡就出不了山西。

“传我命令,魏国公徐辉祖为南路军主帅,率军北上伐晋,张玉、瞿能为左右都督。”

“命山东都指挥盛庸为平晋将军,率西路军西进,朱能、平安为左右都督。”

“调山东参政铁铉为河南参政,驻守开封,稳固河南防线。”

一道道命令清晰地从朱棣口中传出。

同时,朱棣还给了这些人各自写了一封亲笔信,“此战,不为我朱棣,是为天下苍生免于战火。”

徐辉祖,铁铉,盛庸,平安,瞿能,这些人可都是王炸。

历史上,朱允炆手握王炸却满盘皆输,如今轮到他朱棣手握王炸,倒要看看朱棡怎么破局。

一系列部署安排完毕后,朱棣又召见了锦衣卫指挥使宋忠。

宋忠跪在地上,心里七上八下。

这位监国,终于召见自己了。

朱棣端起桌上的青瓷茶盏,茶汤在杯中轻轻晃荡,轻轻抿了一口,看似漫不经心说道:“群臣上了折子,向本王请命,说锦衣卫残暴不法,恳请罢黜此司,再将你这个指挥使打入天牢,以安人心。”

宋忠有些懵逼。

文武百官这么快就要对自己下死手了?

想想自己的前任,毛骧和蒋瓛下场都很惨。

可陛下还没死呢,这是他最大的倚仗。

“臣从未敢滥用职权,锦衣卫所作所为,皆是为了监察奸佞,护卫大明,还请燕王殿下明察!”

朱棣笑了笑。

锦衣卫无孔不入,让百官闻风丧胆,深恶痛绝,为此,百官不惜抹黑锦衣卫的形象,将他们描述成是十恶不赦,专门制造冤假错案的特务机构。

可百官越是忌惮锦衣卫,越说明锦衣卫存在的必要性。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11837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