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971884" ["articleid"]=> string(7) "6181486" ["chaptername"]=> string(8) "第42章" ["content"]=> string(3718) "
“朕,将亲率水师,跨海北伐!”
此言一出,举殿皆惊!
“陛下!万万不可!”史可法率先反对,“陛下乃万金之躯,岂可亲涉波涛之险,锋镝之危?南京乃国之根本,需陛下坐镇啊!”
“是啊陛下!海上风浪无情,战阵刀剑无眼,若有闪失,臣等万死莫赎!”众人纷纷跪倒劝阻。
嬴政看着他们,缓缓摇头,眼中是无可动摇的决绝:“朕非宋高宗,亦非崇祯!朕是嬴政!”
他走到殿门,望向北方,声音如同洪钟大吕,在殿内回荡:
“当年,朕能亲率大秦锐士,扫灭六国,一统天下!今日,朕亦能亲率大明王师,跨海远征,驱除鞑虏!”
“朕意已决,无需再议!”
※※※
皇帝的决心,便是最高的命令。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
南京龙江关码头,日夜喧嚣。郑家水师的战舰与不断下水的新舰汇聚,进行最后的检修和物资装载。一箱箱的弹药、一袋袋的粮食、一门门拆卸下来的火炮被吊装上船。
赵二虎的武锐营和精选出的神机营官兵,则在岸上进行着紧张的登陆作战演练,熟悉舰船生活,演练从舢板抢滩到结阵冲锋的每一个环节。
宋应星的军器局和格物院灯火通明,工匠们赶制着最后的“冲天炮”和一批特制的、用于爆破城墙的“震地雷”。
与此同时,史可法也在江北集结兵马,大张旗鼓,做出即将大举北进的姿态,成功地吸引了清军统帅多铎(多尔衮之弟)的注意力,清军主力开始向徐州、归德一线集结。
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八月,秋高气爽,正是用兵之时。
长江之上,帆樯如林,舳舻千里。郑森率领的庞大舰队已然集结完毕,近百艘战舰扬帆待发。最大的旗舰“镇海”号上,嬴政一身玄甲,外罩明黄色龙纹披风,迎风而立。他的身后,是眼神狂热、士气高昂的赵二虎及数千登陆精锐。
码头上,留守的史可法、王承恩等官员跪送,神色复杂,既有担忧,更有期盼。
“起航!”郑森一声令下,号角长鸣。
巨大的船帆吃满了风,庞大的舰队如同离弦之箭,劈波斩浪,驶出长江口,向着北方,向着那未知的战场,义无反顾地前进。
嬴政站在船头,任由海风吹拂着他的发丝和衣袂,目光坚定地望向水天一线的远方。
这一次,他不再困守孤城。
这一次,他要将战火,烧到敌人的家门口!
大明的旗帜,必将重新飘扬在北方的天空!
第二十九章:惊涛登陆,炮震登州
浩荡的舰队乘着东南季风,劈波斩浪,向北航行。海天一色,蔚蓝无尽,唯有船首破开的白色浪迹和猎猎作响的旗帜,昭示着这支庞大军队的目标与决心。
旗舰“镇海”号甲板上,嬴政扶栏而立,玄甲在阳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海风带着咸腥气息扑面而来,这对他而言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大秦的疆域止步于东海,他未曾真正征服过这片浩瀚的蓝色疆土。如今,他却要依靠这片海洋,去夺回陆地上的江山。
郑森站在稍后位置,不断根据海图和罗盘调整着航向,神情专注。赵二虎则有些焦躁地在甲板上踱步,对于习惯了陆地厮杀的猛将而言,这漫长的海上航程实在是一种煎熬。
“陛下,按目前航速,再有两日,便可抵达登州外海。”郑森上前禀报。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10920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