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971860" ["articleid"]=> string(7) "6181486" ["chaptername"]=> string(8) "第36章" ["content"]=> string(3989) "
“不够。”嬴政摇头,“朕要的,是一支能溯江而上,直抵武昌,甚至能出海口,纵横四海的无敌舰队!加大建造力度!所需银钱物料,优先保障!”
“臣遵旨!”郑森感受到皇帝的雄心,激动应道。
※※※
就在嬴政积极筹划应对左良玉的同时,南方其他势力也并未坐视。
浙江杭州,潞王朱常淓的府邸内,几位江南士绅代表与一些不得志的旧官正密议。北京陷落之初,他们曾积极推动拥立潞王监国,如今崇祯“复活”南来,并以酷烈手段整顿朝纲,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王爷,今上行事,酷似暴秦,动辄抄家灭族,长此以往,江南膏腴之地,恐成焦土啊!”一名致仕官员痛心疾首。
“是啊,王爷,如今南京人心惶惶,士林怨声载道。左良玉拥兵武昌,态度不明,此正王爷振臂一呼,以保江南士民为念之时啊!”另一人怂恿道。
潞王朱常淓是个性情温和、甚至有些懦弱的人,他捻着佛珠,面露难色:“这……陛下尚在,名分已定,我等岂可妄生异心?此非人臣之道……”
“王爷!此非为私利,实为保全江南亿万生灵啊!”众人纷纷劝进。
类似的密谈,在江西、福建等地也有发生。一股暗流,正在南方涌动,目标直指嬴政那不容挑战的权威和酷烈的统治方式。
※※※
这些暗流,自然逃不过骆养性和王之心的耳目。大量密报被迅速送到嬴政的案头。
“跳梁小丑,不足为虑。”嬴政看完密报,随手丢在一旁,嘴角泛起一丝嘲讽。他早已料到清洗会引来反弹,但他更相信绝对武力的威慑。
“陛下,是否……先行处置,以绝后患?”王之心做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
“不。”嬴政摆了摆手,“此时动手,名不正言不顺,反而落人口实。让他们跳,跳得越高,摔得越惨。”
他并非心慈手软,而是在等待一个更好的时机,一个可以名正言顺将反对势力连根拔起的时机。
数日后,那个时机似乎来了。
左良玉终于对朝廷的旨意做出了正式回应。他派来了其子左梦庚为使,携带一份措辞看似恭顺、实则充满要挟的奏疏来到南京。
朝会之上,左梦庚昂首而立,虽行礼如仪,但眉宇间带着一股骄横之气。
“臣父镇守武昌,夙夜忧叹,唯恐建虏南下,或闯贼流窜,有负圣恩。然军中缺饷已久,士卒饥寒,恐生变故。恳请陛下速拨粮饷百万,盔甲刀枪万副,火炮弹药无算。则臣父必当秣马厉兵,为陛下扫清寰宇,北定中原!”
这番话,听起来是请求,实则是最后通牒。不给钱粮军械,就无法保证军队忠诚,也无法履行防御职责。
满朝文武,包括史可法等人在内,都屏住了呼吸,目光聚焦于御座之上的皇帝。如何应对左良玉这赤裸裸的要挟,将直接影响整个南方的局势。
嬴政面无表情地看着左梦庚,良久,忽然笑了。那笑容很淡,却让左梦庚没来由地感到一阵寒意。
“左卿家忠勇可嘉,朕心甚慰。”嬴政的声音平和,听不出喜怒,“粮饷军械,国之重器,岂能轻予?然左帅既然开口,朕亦不能寒了将士之心。”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这样吧。朕新得一批西洋火器,犀利无比。便拨付给你父红衣大炮二十门,配足弹药。另,赐饷银十万两,以示犒劳。”
二十门炮,十万两银?这与左良玉要求的百万粮饷和无数军械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而且,只给火炮和少量银两,意思再明显不过——要武器,可以,给你最厉害的,但想靠朝廷养着你几十万虚兵,门都没有!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109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