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971824" ["articleid"]=> string(7) "6181486" ["chaptername"]=> string(8) "第30章" ["content"]=> string(3717) "

“奴婢……遵旨!”王承恩虽然不太理解皇帝为何突然对海外如此热衷,但他能感受到那股不容置疑的决心。

嬴政站在煤山之巅,夜风吹动他的衣袍。内修政理,外联(或制衡)群雄,埋钉子,换储君,拓海洋……一桩桩,一件件,都在他的谋划之中。

这盘棋很大,很险。

但他嬴政,最擅长的,就是在绝境中,下出惊世之局!

第二十四章:金蝉脱壳,龙跃东南

嬴政于煤山之巅萌生的战略构想,并非一时冲动。在接下来的数日里,他独自立于巨大的疆域图前,目光反复在北京、南京、福建、乃至那片广阔的海洋之间逡巡。朱由检记忆中关于南方的信息、郑森带来的海上见闻、以及他自身一统天下的经验,都在他脑海中激烈碰撞、融合。

困守北京,虽有火炮之利,然终究是四战之地,北有清虏,西有闯贼,内有饥馑瘟疫,外无援兵绝域。即便能倚仗火器暂时不败,但要想彻底扭转乾坤,收复整个北方,所需时间、资源、乃至运气,都非眼下所能及。更何况,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已让形势急转直下,华夷之防出现巨大缺口,北方民心士气遭受重创。

相反,南方则完全不同。虽有左良玉等跋扈军阀,有马士英、阮大铖等争权夺利的官僚,但毕竟未经大规模战火摧残,财富聚集,人口众多,且有长江天堑。更重要的是,有了郑氏家族这条海上臂助,他进可依托江南财赋,联络海上,徐图北伐;退可浮海远遁,另辟基业,绝无倾覆之危。

“迁都!”一个清晰无比的念头,最终在他心中定格。

这不是逃跑,而是战略转移!是跳出敌人精心布置的包围圈,将一副烂牌换成一副更有潜力的牌!如同当年秦孝公迁都咸阳,远离旧贵族掣肘,奠定东出之基!

决心已定,接下来便是雷霆手段的执行。此事关乎国本,必须隐秘、迅速、果决,绝不能有丝毫拖延和泄密。

他首先秘密召见了王承恩、骆养性、王之心三人。此三人,一为内相,一为特务头子,一为厂卫魁首,是他此刻最能倚仗的执行者。

当嬴政平静地说出“朕意已决,迁都南京”时,即便以这三人的城府,也瞬间骇然失色,几乎瘫软在地!

“皇爷!不可啊!”王承恩第一个跪倒,涕泪横流,“京师乃祖宗陵寝所在,龙兴之地!岂可轻弃?若弃守北京,天下震动,人心离散,则大势去矣!”

“陛下!三思!”骆养性也急道,“如今我军新胜,火炮犀利,未必不能与建虏周旋!若贸然南迁,恐军心溃散,沿途若遭截击,后果不堪设想!”

嬴政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们,直到他们激动的情绪稍稍平复,才缓缓开口,声音冰冷如铁:“祖宗陵寝?若社稷不存,要陵寝何用?供奉于胡虏铁蹄之下吗?”

一句话,噎得王承恩哑口无言。

“与建虏周旋?”嬴政目光转向骆养性,“周旋到几时?城内粮食还能支撑几日?瘟疫还能控制多久?李自成那个墙头草,能信几分?一旦建虏与闯贼达成妥协,或等我军粮尽自溃,届时想走,还走得了吗?”

他每问一句,骆养性的脸色就白一分。

“至于军心溃散,沿途截击……”嬴政嘴角勾起一抹冷酷的弧度,“所以,此事必须绝对机密!撤离,更要迅如雷霆!”

他不再给三人反对的机会,直接下达命令: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10919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