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971168" ["articleid"]=> string(7) "6181421"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6章" ["content"]=> string(3307) "
张府门前的槐树上,不知何时被人贴了张泛黄的纸,上面用歪歪扭扭的字迹写着“张府通敌,私藏魏谍”。不过半日,这流言就像长了翅膀,飞遍了整座城——有人说看到张府深夜有魏国人出入,有人讲张老爷书房里藏着魏国的舆图,甚至有孩童编起了歌谣,唱着“张家人,骨头软,向着魏国把心偏”。
苏沐站在街角,听着茶摊旁食客的议论,眉头紧锁。张府世代忠良,张老爷更是去年还带人击退过魏国散兵,这流言来得蹊跷,分明是有人故意栽赃。她瞥了眼不远处探头探脑的几个小厮,认出是城西李府的人——李、张两家素来不和,上月竞标官盐生意,李家输了,怕是怀恨在心,想借流言搞垮张家。
“姑娘,要不咱们直接去撕了那纸?”随从急道。
苏沐摇头。撕了纸,流言只会传得更凶,反而坐实了“心虚”的名头。她转身往张府走,路过布庄时忽然停住脚步,看着墙上挂着的各色绸缎,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次日清晨,城门口贴出三张告示,每张都用鲜红的朱砂书写,格外醒目。
第一张,是张府的账目清单,详细列出了近三年与魏国的贸易往来——每笔交易都有官府盖印的通关文牒编号,甚至附了税吏的签字,末尾写着“往来皆为粮食布匹,无涉军械”。
第二张,是十几位乡绅的联名信,其中有曾在张府避过难的魏国商人,也有亲眼见过张老爷击退魏兵的老兵,信中字字恳切:“张公一生,守土护民,若说通敌,吾等愿以身家性命担保其清白。”
最让人驻足的是第三张——竟是幅画像。画中张老爷手持长弓,正弯弓搭箭射向一只展翅的魏国信鸽,箭羽上赫然刻着“忠”字。画像旁题字:“昨日射魏鸽,今日护城郭,何来通敌说?”落款是“苏沐”。
***不到半日,流言就变了风向。
茶摊旁,有人拿着告示比对:“你看这账目,每笔都清清楚楚,哪像通敌的样子?”
孩童们改了歌谣:“张老爷,射魏鸽,保家卫国真英雄。”
连李府的小厮都缩了回去——据说李老爷看到联名信,气得把自家儿子杖责了二十,还亲自带着厚礼去张府赔罪。
张府内,张老爷握着苏沐的手连声道谢。苏沐却指着院墙上新贴的画像笑:“这画可不是白画的。”她凑近低声道,“那只魏鸽,我查过了,是李家买通鸽贩子放的,箭上的‘忠’字,是让工匠连夜刻的。”
张老爷恍然大悟,看着画像上栩栩如生的场景,忽然明白——比起堵嘴,让人心服的从来不是辩解,而是让真相自己长翅膀。
槐树上的那张破纸,早已被风吹成了碎片,混在泥土里,再无人提起。
苏沐望着城门口渐散的人群,指尖捻着画像边角。流言如野火,堵不如疏。那本账册是她连夜从府库翻出,乡绅联署是张府旧恩换来,连那只魏鸽,也是她算准李家会用的伎俩。风过处,孩童新唱的歌谣飘来,她唇角微扬——根基要稳,先让人心定。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10914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