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961511"
["articleid"]=>
string(7) "6178259"
["chaptername"]=>
string(7) "第8章"
["content"]=>
string(2750) "甲,在论坛的技术交流区,发布了一个帖子。
标题是:“分享一个自制的数据校验小程序,可以帮助检查实验数据中的微小异常波动,免费开源,欢迎下载。”
帖子里,我详细介绍了这个小程序的设计原理,并附上了下载链接。
这个程序只是一个工具,一个能将隐藏在海量数据下的微小瑕疵无限放大的工具。
做完这一切,我关上电脑,出门摆摊。
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两天后,那个程序开始在各大高校的论坛和学术群里流传开来。
一开始只是小范围的讨论。
“这个小程序有点东西啊,把我之前一篇论文里的两个瑕疵点都标红了!”
“卧槽,神器!
我导师让我用这个跑一下我们实验室最近半年的所有数据!”
而周斯年,也很快知道了这个程序的存在。
他给我打了电话,声音里是前所未有的惊恐。
“那个程序是不是你做的?
温言!
你到底想干什么!”
我一边给鱿鱼刷酱,一边漫不经心地回答:“周博士,你是不是有被迫害妄想症?
网上一个免费软件而已,怎么又跟我扯上关系了?”
“你少装蒜!
除了你,没人能做出这种东西!”
“是吗?”
我笑了,“那只能说明,周博士你的水平,也就这样了。
一个我随手做出来的小玩意儿,就能让你这么害怕?”
“你……”他气得说不出话。
“有这个时间给我打电话,不如赶紧去检查一下你那些完美无瑕的论文数据吧。
万一,真的被扫出什么垃圾了呢?
那你的订婚宴,可就不好看了。”
我挂断电话,心情舒畅。
当天晚上,最初那个爆料周斯年的帖子,被人顶了上来。
有人用我开发的那个小程序,跑了一遍周斯年论文里公开的补充数据。
结果,整个数据图谱,被标红了十几处。
每一处,都代表着一个不合逻辑的、被“美化”过的痕迹。
这下,整个论坛都炸了。
“实锤了!
这就是赤裸裸的学术造假!”
“A大还不出来回应吗?
准备包庇到底?”
“抵制周斯年!
抵制学术不端!”
舆论的火,彻底被点燃了。
我刷着手机,看着那些愤怒的评论,嘴角微微上扬。
这时,手机响了,是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
我接起来,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
“是温言吗?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10215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