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961370" ["articleid"]=> string(7) "6178245" ["chaptername"]=> string(7) "第3章" ["content"]=> string(2800) "急预案的文件夹。

“这里有两百三十七种突发状况的处理流程。”

“从设备故障到客流突增,从恶劣天气到突发事件,每一种都有对应的操作步骤。”

小赵点点头。

“我都看过了,照着做就行。”

我盯着他。

“你觉得照着做就行?”

“是啊,流程不就是用来照着做的吗?”

他理所当然的样子让我想起了张鹏。

我深吸一口气,打开三号线的监控界面。

“你看这个换乘站,三号线和五号线在这里交汇。”

“每天早高峰七点到九点,客流量是平时的三倍。”

“系统显示信号正常,但实际上有零点三秒的延迟。”

小赵皱眉。

“零点三秒?

这么小的误差有影响吗?”

“在平时没有,但早高峰时,列车间隔只有两分钟。”

“零点三秒的延迟会导致后续列车的调度全部错位,最后整条线都会堵塞。”

我调出历史数据。

“所以每天早高峰,我都会提前手动调整这个参数,把延迟补偿回来。”

小赵记下来。

“这个写进流程里了吗?”

“没有。”

“为什么?”

“因为这个延迟不是固定的。”

我打开天气预报。

“下雨的时候延迟会变成零点五秒,下雪会变成零点八秒,设备老化还会叠加。”

“需要根据实时情况判断,没办法写成固定流程。”

小赵的笔停住了。

“那怎么办?”

“经验。”

我说出这个词的时候,他脸上闪过一丝不以为然的表情。

“经验这种东西,做得多了自然就有了。”

我没再说什么。

接下来两天,我把能说的都说了。

哪个设备容易出问题,哪个时间段需要特别注意,哪些参数需要微调。

小赵都记下来了,但我能看出来,他觉得这些都是小事。

第三天下午,孙伟过来检查交接进度。

“怎么样,小赵,学得怎么样了?”

小赵合上笔记本。

“基本都掌握了,流程我都背下来了,系统操作也很熟练。”

孙伟满意地点点头。

“不愧是名校毕业的,就是学得快。”

他看向我。

“陈师傅,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我看着小赵,又看看孙伟。

想说的话在喉咙里转了一圈,最后还是咽了回去。

“没有了。”

“那行,明天开始小赵就正式接手,陈师傅你就可以离开了。”

孙伟拍拍小赵的肩膀。

“好好干,公司看好你"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1021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