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950460" ["articleid"]=> string(7) "6176947"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4章" ["content"]=> string(4043) "

“先生谬赞,婉儿愧不敢当。”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年轻人要有锐气,不用一昧谦虚。”

能得两位大儒如此称赞,的确是她的本事。

大魏文风极盛,且并不禁止女子科举,两人所说也绝非无稽之谈。

周先生说话太直白,苏婉清苦笑一声:

“婉儿已准备好了下榻之地,二位先生一路舟车劳顿,请先暂歇片刻。”

“如此也好。”

两人从京城而来,如今确实是风尘仆仆。

也需要休息放松一下。

一间上房。

两人非常满意苏婉清的安排。

若是那些狗官见了他们,恨不得把整个酒楼都要给他们包下,那就落了下乘了。

苏婉清亲自引他们上楼。

住进了整个繁花楼最豪华,也最有书香气息的上房。

刚步入房间,两位大儒就眼中一亮。

房间跟京城酒楼相比,算不上豪华,但难得的是,竟然一排排的堆着不少书籍。

“倒也算的上雅致。”周文渊抚须颔首。

“这酒楼还挺与众不同,老夫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书籍的房间。”

“这应该是上一任客人所留下的吧。”

李牧之随手拿起本书,看了一眼,“还是个应试的学子,不错。”

两位大儒落座,苏婉清亲自为他们斟上热茶。

茶香袅袅中,周文渊看着满架书籍,却叹了口气。

花白的眉毛耷拉下来:

“若学子都能如此努力,何愁儒门不兴?”

“天下书籍虽多,但真心向学者却少。”

“如今世风日下,有些人呐,不想着寒窗苦读,净琢磨些投机取巧,攀附权贵之事!”

李牧之微微颔首。

“文渊兄说的极是,自从那位宰相大人...”

他瞥了一眼旁边的苏婉清,及时收住滑头,“自某些人开了头之后,踏实治学之风,确实不比往昔了。”

“这次你我二人前来云深书院,自然是要好好整治一番这种风气!”

苏婉清知道他们是给自己面子,没有继续说下去。

自己那位父亲,虽然位高权重,但的确德行有亏。

哎。

她心中叹了口气。

“二位先生,世风虽然日下,但青山绿水之间,也不乏潜心想学之人。”

“婉儿近日在书斋之内,就获得了一首劝学诗,二位先生要不要听听?”

“哦?说来听听。”

两位老先生兴致并不是很高。

没办法,诗词可太难了。

很少有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的。

尤其是现在科举稍微偏向了一点诗词之后。

整个学术界,都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年郎,一篇篇堆砌辞藻,追求华美,狗屁不通的诗文,也越来越多。

早就看的二人牙酸。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苏婉清一口气背诵下来。

两人初时并没什么反应,可等全部听完,那浑浊的老眼中,瞬间爆发出惊人的光彩。

周文渊猛地站起身。

一拍桌子:“好诗,好诗!”

“言语质朴,却力透纸背。”

“这劝学之意,发自肺腑,振聋发聩!”

“尤其是这黑发摆手的对比,犹如暮鼓晨钟,警醒世人。”

“文字简朴,却处处彰显老辣之风。”

“此诗是何人所作?我大魏文坛,何时出了如此人物,老夫竟闻所未闻。”

李牧之也是反复品味。

颔首道:

“的确不俗,和现在堆砌辞藻的诗句完全相反,竟无一生僻字,却道尽了求学需趁早的真谛。”

“三更灯火五更鸡,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寒窗苦读的画面跃然纸上。”

“正是男儿读书时,一句点明主题,昂扬之气扑面而来。”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10094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