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942241" ["articleid"]=> string(7) "6175851" ["chaptername"]=> string(7) "第9章" ["content"]=> string(2680) "不同。

我回到部门,立刻召集了之前心里盘算好的几个技术骨干开会。

当我宣布成立特别小组,并出示了王振华的邮件授权时,几个人脸上都露出了惊讶,随即是兴奋。

能参与这种级别的大项目,本身就是资历的提升,更何况,我明确承诺了加班费用和资源保障。

“宇翔,不,孙组,你说真的?

加班真给钱?

设备随便用?”

一个资深工程师忍不住确认。

“白纸黑字,王总特批。”

我肯定地回答。

“前提是,活必须干得漂亮,达到合作方的要求。”

“没问题!”

几个人摩拳擦掌。

积极性这东西,有时候就是这么现实。

赵峰也参加了会议,但大部分时间沉默着。

我分配任务时,会礼貌性地询问他的意见,他都只是点点头:“按孙组长的安排办。”

我知道他心里不痛快,但此刻,项目优先级最高。

预算审批通道果然畅通无阻。

我提交的设备租赁申请,财务那边看到王总特批的备注,一路绿灯,当天下午就完成了付款流程。

这在以前,至少需要三天。

我将项目的最新进展和公司的高度重视反馈给了张工。

张工很满意我们的响应速度,表示会全力配合。

项目紧锣密鼓地推进。

连续一周,团队几乎天天加班到深夜。

但我严格记录了每个人的加班时长,并第一时间提交给行政备案。

看到加班申请单上清晰的时长和即将到账的补偿,大家的疲惫似乎都减轻了不少。

期间,赵峰试图以关心项目进度为由,过问一些细节,都被我以直接向王总汇报挡了回去。

他碰了几次软钉子后,便不再直接插手,只是阴着脸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待着。

我知道,他在等,等我出错,等项目出现问题。

但我不会给他这个机会。

我对每一个技术细节都亲自把关,对每一个环节都反复确认。

这个项目,不仅关乎公司的利益,更关乎我自己的职业信誉和这场博弈的最终结果。

两周后,技术峰会顺利举行。

我们公司提供的技术支持和现场保障近乎完美,得到了合作方高层的一致好评。

峰会结束当晚,合作方就和我们敲定了下一年的合作意向,金额比这次更大。

项目庆功宴上,王振华亲自出席,发表了讲话,重点表扬了我们项目组,尤其提"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9765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