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935662" ["articleid"]=> string(7) "6174812" ["chaptername"]=> string(7) "第3章" ["content"]=> string(2496) "要在门口犹豫半天,对着陌生人说话都会脸红的姑娘,早把我的每一句话都悄悄记在了心里,比记古籍里的注解还认真。

多放半勺糖的番茄炒蛋走出民政局时,风里带着点梧桐叶的清香。

阿栀把红本本小心地塞进帆布包,包带有点旧了,是她大学时用的,上面还绣着朵小小的荷花 —— 那是她自己绣的,针脚有点歪,却透着股认真劲儿。

包口露着半本线装书的书脊,正是十五岁那年她帮我抢回来的那本《论语》,书页边缘被她翻得泛了白,书角还细心地包了牛皮纸,用胶水粘了又粘,怕再磨破。

“我下午得去古籍馆还书,” 她低着头踢脚下的梧桐叶,鞋尖蹭着地面,声音小小的,像怕打扰了谁,“晚饭…… 你会做吗?”

我看着她躲闪的眼神,睫毛垂下来,在眼下投出浅浅的阴影,笑着点头说 “会”。

其实那天炒番茄炒蛋时,我特意多放了大半勺糖 —— 我记得她小时候来我家吃饭,一碗甜口番茄炒蛋能扒两大碗米饭,嘴角还沾着酱汁,像只偷喝了蜜的小猫。

后来我们各自去外地上学,她再没提过爱吃甜口,可我从来没忘过,连我妈都笑我 “比记自己的生日还清楚”。

吃饭时她果然多夹了几筷子番茄炒蛋,眼睛亮晶晶的:“今天的菜好好吃。”

我看着她的样子,心里软得像被糖水泡过,原来有些喜欢,不用挂在嘴边,藏在菜里,她也能尝得出来。

二、十年前:老槐树下的旧时光其实在十五岁旧书市场那回之前,我早就认识阿栀了。

我们住同一个大院,门口有棵老槐树,树干粗得要两个人合抱,树皮皱巴巴的,像爷爷脸上的皱纹。

她比我小一岁,总像条小尾巴似的跟在她哥身后,手里永远抱着本卷了边的小人书 —— 不是《西游记》就是《三国演义》,书页都被她翻得脱了线。

她找个老槐树下的石凳就坐下来,安安静静地看一下午,连蝉鸣都吵不醒她。

那时候槐花开得满院香,白色的花瓣落下来,粘在她的头发上、书页上,她也不拂,就那么夹在书里当书签。

有次我跟院里的男孩抢弹珠,急了就打起来,膝盖蹭在水泥地上,破了好大一块皮,渗着血珠,疼得我眼泪在眼"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9518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