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930970"
["articleid"]=>
string(7) "6174065"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0章"
["content"]=>
string(2592) "。
我们有冰矿存放供应,但没有能力快速提取它。
这是我们必须快速适应的现实——基地不是完美的。
机器人可以建造结构,但它们不能创造奇迹。
小爱告诉我们,航天局正在计划第二次火星任务,两年后发射。
补给舰将更早到达。
但两年是一段长时间。
我们需要学会自给自足。
在医疗方面,我已经建立了一个新的日常程序。
每个上午,我都会检查团队成员的健康状况。
我测量心率、血压、体重(以及我称之的"火星等效重量"——一个人体重计上显示的数字,大约是他们地球体重的38%;一个地球上70公斤的人在这里体重计显示为26.6公斤力)和各种其他指标。
我搜索医学问题的早期迹象。
王晓雨的症状已经消退了。
李娜的脚踝在一次户外行走中轻微扭伤,在0.38 g下承重减轻、负重痛感较小,恢复也快,愈合得很好。
陈启明看起来很健康。
但是,我的身体正在经历一些有趣的变化。
我的骨密度仍在减少——不是像在失重时那样快,但仍在减少。
我每周进行测量。
这是长期低重力的预期结果。
我用基础的超声设备(小爱帮我校准来估计骨矿物密度)和血液中某些矿物质水平的测试来追踪它。
我们固定在跟骨与胫骨近端两处做超声测量,以减少体位差带来的波动。
我也开始了更多样化的康复计划。
除了常规抗阻锻炼,我们在小爱的监督下进行全身振动训练和下肢负压(LBNP)——这是一种通过在下半身施加负压来帮助体液重新分布和刺激骨密度的技术。
看能否进一步抑制骨丢失与体液重新分布带来的不适。
我的肌肉也在减少,尽管更慢。
我的身体正在学会如何以0.38 g的重力生活,并且它决定它不需要为1 g的生活做好准备。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完全逻辑的。
从另一个角度,这意味着我的身体正在永久性地改变。
我很可能难以重新适应地球的1 g。
不是因为我不想,而是因为我的身体很可能无法顺利承受。
长期康复会是必要的,且风险很高。
我试图不过多地思考这个问题。
**2046年1月10日**新的一年。
新的现实。
钻井项目已经进行中。
王"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9410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