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928959" ["articleid"]=> string(7) "6173808"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6章" ["content"]=> string(3647) "

镜头切到嫌犯视角,其中一个罪犯在知道哥哥中枪跑不掉之后,亲手把哥哥射杀在案发现场,然后冷静的转身就跑。窈窈也不禁为这穷凶极恶歹徒的冷漠给惊着了。

“这般冷的天,就守在雪地里等?”有北疆来的老兵搓着冻裂的手,“换作咱们这儿的捕快,早把人窝棚掀了拖出来打了。”

看到审讯室里没有刑具,甚至还给犯罪嫌疑人冒着热气的吃食,人群里发出低低的惊呼,“不打?不骂?”曾因偷鸡被打得半死的汉子瞪圆了眼,“就这样能问出实话?”

当秦川温言劝说嫌疑人妻子,最终她想起了自己同为母亲的身份又想到死在案发现场的孩子,看着她从紧抿嘴唇到泪落如雨,老秀才突然抚着胸口长叹,“竟有这般办案的,不用板子不用夹棍,只凭几句话就让人敞开心扉。”

最震撼的是看到嫌犯抵死狡辩时,警察们只是一字排开证据,家里藏着的枪、同伙的供词、案发现场的痕迹,条条桩桩摆在桌上,没有呵斥,没有威胁,却比任何酷刑都更有分量。直到凶手垂首认罪,全程竟无半句辱骂,更无半点动粗。

“这才是审案啊。” 刑部老吏湿了眼眶,他见过的案子里,十个有九个是屈打成招,多少无辜者熬不过三板子就胡乱认罪。天幕上那间窗明几净的审讯室,那些平静却有力的话语,竟比惊堂木更能敲开人心。

秦始皇盯着天幕,他扫灭六国靠的是铁腕,治天下用的是酷法,狱中刑具从青铜鼎到铁钳烙铁,从未信过“不打自招”。可眼前这些人,仅凭一堆无声的证物就让凶徒低头,那份不动声色的威慑,竟比咸阳宫的刑狱更让他心惊。“以证代刑,以理服人。” 他低声重复,突然对李斯道,“记下此法。朕的大秦律法,或许可添些新东西。”

汉武帝沉默良久,对张汤道,“你看他们断案,不靠刑罚威慑,全凭证据说话。朕的廷尉府,若能学到三分,何至于冤狱丛生?”张汤躬身不敢接话,想起自己发明的种种酷刑,后背竟渗出冷汗。

李世民望着秦川耐心劝说的侧脸,突然笑了,“魏徵常说‘以德服人 ’,朕原以为只适用于治国,竟不知审案也能如此。”他转头吩咐史官,“把这法子记下来,编入《唐律疏议》的注文里。”

宋仁宗素来反对苛刑,曾因三司使用杖刑逼供而怒斥群臣,却仍难禁各州府私下用刑。此刻见那警察面对穷凶极恶之徒,依旧保持着温和而坚定的语气,连对着知情不报的罪犯妻子都带着三分体谅,突然想起开封府的包拯。包青天虽公正,却也少不了龙头铡的威慑,而天幕上这不见刀光的审判,竟更显文明。“卿等瞧见了?”他对身旁御史道,“治狱之道,原可以更体面些。”

朱元璋眼神复杂,他最恨贪赃枉法,定下的规矩是“凡官吏犯赃,必诛无赦”,却也知道锦衣卫的诏狱里有多少屈死的冤魂。此刻看着屏幕上那些仅凭证据就让凶徒低头的警察,他的眼底竟也泛起一丝松动。

“不打不骂,还能让人心服口服。” 一个抱着娃的妇人喃喃道,“这样的官,才真真是为民做主啊。”

窈窈正蜷在电脑椅里,双眼紧紧黏在笔记本屏幕上,破案剧里紧张的追凶情节让她连呼吸都放轻了些,窗外传来的汽车引擎声,半点没钻进她的耳朵。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937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