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928949" ["articleid"]=> string(7) "6173808"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0章" ["content"]=> string(3502) "

大清早窈窈就被窗外的喧嚣吵醒,迷迷糊糊的翻开手机发现原来已经开始五一假期了。怪不得感觉宁静的乡村突然热闹了起来,原来是在外工作和上学的人大部分都回来休假了。

窈窈躺在床上看着手机上显示的8点,对于这几天好不容易脱离牛马生活的她来说,着实算是起得早的,想着打开了小音符看看热点。

弹出来的第一条就是五一国庆劳动节的由来。

视频中一群外国人在街道上举行示威游行,手上展示着大大的宣传标语,漫天挥洒着诉说着自己需求的白色纸条。而且他们口中高呼着“八小时之歌”,歌词大意是“我们已经厌倦了,每天白白的辛劳,才只能挣到这么一点糊口的工钱。我们要每天工作8小时,因为我们没有时间思考,我们要实行8小时工作制,我们要闻闻花香,我们要晒晒太阳,因为我们相信上帝只让我们工作8小时。”

19世纪,资本主义高速发展,资本家为追逐利润,普遍采取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办法来残酷地剥削工人,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工人每天工作超过14至18个小时,工作环境十分恶劣。美国马萨诸塞州一个鞋厂的监工曾说:“让一个身强力壮体格健全的18岁小伙子,在这里的任何一架机器旁边工作,我能够使他在22岁时头发变成灰白。”

1886年,美国芝加哥等城市的35万工人举行大罢工和游行示威,要求实行8小时工作制、改善劳动条件,美国当局迫于国际舆论和社会压力,宣布实施8小时工作制。为了纪念这次斗争,1889年7月,第二国际在巴黎举行的代表大会将5月1日确立为五一国际劳动节。

[可是现在谁不是10-13个小时的班。]

[12小时两班倒,谁懂啊。]

[确实八小时啊,另外四个小时给你算的是加班,只不过加班费少到可怜而已啦。]

农人握着锄头,望着天幕上 “八小时” 字样时,喉结重重滚动。他们从鸡鸣忙到星落,以为劳作本就该随日升月落无有停歇,此刻忽然知道,原来人不必把骨头磨成泥土,也能换来饱腹的谷粟。

佃户蹲在田埂上,指尖无意识地抠着泥块。他们记不清地主的田契上写没写过“歇息”二字,只知道芒种到白露间,月亮地里都要抢收。当看到“超出时间有额外报酬”,有人忽然笑出声来,这世上竟有干多了能多拿钱,而不是被骂之前是不是在偷懒的道理。

纤夫们赤着脚站在河滩,缆绳在肩头勒出的血痕还没结痂,他们拉着漕船从春到冬,脚底板的茧子比船板还厚,却从未想过,江水会有不映着他们佝偻身影的时辰。

绣娘望着“劳动权益”四字,指尖绣花针戳了手,原来做活计还能向朝廷讨说法,后世人可真好啊。

商人则是对着天幕里的“八小时工作制”咂舌,“若我铺子里的伙计也这般,生意要少赚多少?”算盘珠子打得噼啪响,“若真这般,我这铺子岂非要雇两拨人?”

窈窈心里也在感叹着,牛马何苦为难牛马呐?现在工作是真的卷不动了,大家越来越卷,工资越来越低,老板总是说着你不干有的是人干,要不是没有系统说不定我到现在还没回家呐。

“小6,谢谢你。”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9376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