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928715" ["articleid"]=> string(7) "6173793" ["chaptername"]=> string(7) "第2章" ["content"]=> string(2650) "个四十多岁、皮肤黝黑的护林员老陈。

提起“野孩”,老陈依然心有余悸。

“林记者,我不是胡说八道!

真真的!”

他比划着,情绪激动,“就在老鹰崖那边,动作快得像猴子!

我当时吓坏了,手抖得厉害…”“他说了句话,对吗?

英语。”

林薇提示道。

老陈一愣,脸上掠过一丝茫然,随即用力点头:“对!

对对!

叽里咕噜的,我也听不懂,不像人话…但又不像野兽叫…”他努力回忆着,最终摇了摇头,“反正邪门得很。”

林薇没有深究,她请老陈带她去发现地看看。

山路崎岖湿滑,浓雾弥漫,能见度极低。

老鹰崖附近地势险峻,除了密集的林木和嶙峋的怪石,并无任何人类活动的痕迹。

她用长焦镜头仔细扫描着周围的环境,除了几只惊飞的鸟,一无所获。

当晚,她住在镇上唯一的招待所,房间潮湿,墙壁上渗着水渍。

她将初步见闻写成简讯,发回了编辑部,重点提到了那句诡异的英语。

很快,她收到了主编周振华的回复邮件。

周振华,她的顶头上司,一个总是梳着一丝不苟发型、戴着金丝边眼镜的中年男人,平时以严谨、甚至有些保守著称。

邮件里,他先是对她的发现表示“惊讶”,随后笔锋一转,提醒她“新闻工作者要秉承客观理性,切勿被猎奇心理主导,陷入耸人听闻的误区”。

他建议她,如果确认是恶作剧或误会,就尽快返回。

这回复在意料之中,却又透着一丝不寻常的冷淡。

林薇关掉邮箱,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浓得化不开的夜色和雾气。

镇子的灯火稀疏黯淡,更远处,雾锁山的轮廓在夜幕下如同匍匐的巨兽。

周振华的反应,与其说是谨慎,不如说是在…灭火?

他想让她知难而退。

这反而坚定了她查下去的决心。

3. 惊魂接下来的几天,林薇以采访当地民俗、记录生态环境为掩护,在镇民中旁敲侧击。

大多数人对“野孩”传闻嗤之以鼻,认为是无聊人士的编造,或者干脆就是老陈看花了眼。

只有零星几个老人,在酒酣耳热之后,会含糊地提起雾锁山古老的“山鬼”传说,但也都语焉不详。

线索似乎断了。

直到她在镇小学门口,遇到了一位来支教的年轻女老师。

老师姓苏,很"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9372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