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923110" ["articleid"]=> string(7) "6173170" ["chaptername"]=> string(7) "第5章" ["content"]=> string(2636) "烈,几乎要卡住。

用强光手电照向拉链齿,边缘粗糙得能当锉刀用,连最基本的打磨都没做好。

我拿起连接着手机的微距镜头,对准这些破绽百出的细节。

放大后的画面更加触目惊心:歪斜的走线,溢出的胶水,模糊的logo印花,还有内衬布料上那廉价的化纤质感……每一个细节,都在无声地嘲笑着苏沫的“用心”,也嘲笑着我这十年来的眼瞎。

我一张张拍下照片,一段段录制视频,内心平静得可怕。

愤怒和伤心已经被一种冰冷的、近乎残忍的专业精神所取代。

这不是情绪化的报复,而是一场证据确凿的审判。

我需要一个平台,一个能让她,也让所有人,看清这一切的平台。

我想起最近在年轻人中很火的一个短视频App“闪影”,以内容新潮、传播速度快著称。

很好,就是它了。

我拿出备用的新手机,下载App,用临时邮箱注册了一个全新的账号。

用户名?

我略微思索,输入:“真伪侦探”。

头像,我选了一张没有任何人物信息的、放大镜聚焦在奢侈品logo上的抽象图片。

简介只有一句话:“专注去伪存真,让虚假无所遁形。”

一切准备就绪。

我将拍摄好的视频素材导入剪辑软件。

不需要花哨的转场和特效,只需要最直接的展示和最平实的解说。

背景是纯黑色的,只有那只包的各种细节在镜头下被无情放大。

我用了变声器,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冷静、专业,不带任何个人情绪。

“大家好,我是真伪侦探。

今天带大家看一个有趣的案例,一款号称某顶级奢侈品牌的限量款包包。”

我的镜头对准那些惨不忍睹的细节,一一讲解。

“我们先看皮质。

正品应该是这种自然光泽,而这款,光泽刺眼,触感僵硬,明显是低端仿皮。”

“再看五金。

正品锁扣厚重,刻字清晰。

这个呢?

轻,颜色俗气,刻字模糊,边缘甚至有毛刺。”

“最离谱的是拉链。

正品的拉链工艺是行业标杆,顺滑精密。

而这一款……”我拉动拉链,那“刺啦”声被麦克风清晰捕捉,“大家可以听一下这个声音,感受一下这种滞涩感。

拉链齿粗糙得几乎可以当磨刀石。”

“综上所述,”我给出最后的结论,声音透过变"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9301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