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922226" ["articleid"]=> string(7) "6173035" ["chaptername"]=> string(8) "第44章" ["content"]=> string(3956) "

四老猴又问:“大王之道已通天,若此人能胜过大王,岂不是比天更高?”

猴王未答,正欲召集众猴玩乐,忽有小猴来报:“大王,近日许多猴兵接连死去。”

猴王闻言大怒,喝问:“是谁害了我的猴子猴孙?”

小猴答道:“并非他人所害,而是寿数已尽,年老体衰而亡。”

四老猴叹息道:“大王,此乃天命。我们虽居仙山福地,受大王庇护,不受麒麟、凤凰管辖,也不惧妖魔侵扰,却难逃生死轮回。大王修道长生,我等却难逃一死,终有一日大王也会孤身一人。”

猴王听后,焦躁不安,怒不可遏,决心寻找办法打破这生死束缚,暂且按下不提。

……

时光飞逝,转眼半年过去。

姜远骑着白鹿终于回到灵台方寸山。行至斜月三星洞前,他将白鹿放归山林,嘱咐它潜心修行,随后踏入仙洞。

刚入洞不久,走到老柏树旁,见众 正在热烈讨论旁门斗法之术。

姜远走近,真见起身行礼:“大师兄。”

众人纷纷相迎:“大师兄!”

姜远摆手道:“不必多礼,你们继续论道,我先去拜见师父。”

众人应道:“大师兄请便。”

姜远望向真见,见他修为精进,正果在望,心中欣慰。这位师弟果然悟性非凡,稳步前行。

真见说道:“大师兄,稍后师弟再去拜访。”

姜远微笑点头,转身走向瑶台。片刻后抵达,却不见祖师踪影,便沿着小路前往静室。刚到门前,见室门敞开,祖师早已披衣盘坐,静候多时。

姜远在门外恭敬行礼:“师父, 回来了。”

祖师笑道:“徒儿进来便是,何必行此大礼。”

姜远这才入内,依祖师示意坐下。待坐定后,祖师问道:“此番下山,可有收获?”

姜远答道:“师父, 此行收获颇丰。曾入地府,也见到了悟空师弟。”

祖师问:“哦?说来听听。”

姜远道:“ 本欲前往南海,不料白鹿误入乌里国,见一孝子悲泣,询问得知其母被地府误勾。 先参悟因果,后入地府助其还阳。后又遇悟空师弟大闹地府,便将他带离,方才归来。”

祖师又问:“可有所悟?”

姜远答道:“ 听闻菩萨讲解寂灭真法,受益匪浅。”

祖师点头:“且说与我听。”

姜远遂将寂灭真法一一讲述。

静室内,祖师与姜远相对而坐,论及"寂灭法"时,二人皆认同此法终将湮灭。

祖师赞许道:"徒儿悟性不凡。你已通晓道门金丹、儒家礼仪、佛家寂灭、禅宗觉性,对此诸多法门有何见解?"

姜远恭敬答道:"师父明鉴,道门虽有三百六十旁门,唯金丹大道方为圆满。其余法门皆存缺陷,唯有金丹可铸就无缺仙体,成就天地造化。"

"何为金丹?"祖师含笑追问。

姜远从容道:"金丹乃天地至理,重在鼎炉、大药、火候三要。鼎炉取乾坤之气,位于脐下寸三;大药显先天之灵;火候各家秘传。三者齐备,七步可成仙体。"

祖师颔首:"能详述金丹玄机,可见你已登堂入室。"须知讲道比修道更难,非大修行者不能为之。

姜远感慨:"蒙师父教导千年,历经生死劫难,若不通金丹,何以言道?"

祖师谆谆告诫:"修道艰难,你今已得不生不灭之境。然如悟空那般天生地养,得神通却失本心,主客颠倒,终将招致灾祸。"

姜远想起那顽劣猴王,肃然道:"若师弟遭劫,或可助其安定心神。"

祖师叹息:"恐届时为时已晚。悟空虽成无漏仙体,然根基不稳,心魔渐长,日后必成大患。"转而又问:"你神通修习如何?"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9286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