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922212" ["articleid"]=> string(7) "6173035" ["chaptername"]=> string(8) "第38章" ["content"]=> string(3878) "
姜远婉拒:“此番会后,我需往地府了结一桩旧因果,恐怕难以赴约。待日后有暇,定当登门讨教。”
菩萨追问:“是何因果?”
姜远答道:“当年未入道时,曾险些被地府勾魂索命。”
弥勒菩萨了然:“原来如此,这因果确实该了。”
姜远与弥勒菩萨叙旧良久,直至初始时分,方才各自归位。菩萨端坐莲台,轻启唇齿,宣讲灵山寂灭真法。
诸佛、罗汉、金刚、比丘等皆凝神聆听,沉醉其中。姜远静心参悟,他深谙三家之学,此番佛 合其意,便专心听经。
……
且说东海龙宫内,猴王前来求取兵器。他威仪凛然,龙王率众相迎,奉茶献果后,问其来意。猴王直言索要兵器,龙王命人抬来一杆七千二百斤的方天画戟。
猴王单手舞动,嫌其轻巧。龙王惊惧,声称宫中再无更重之物。猴王不悦,提及曾见人腰间悬挂"豫鼎",乃禹王九鼎之一。龙王慌忙解释此乃人间至宝,龙宫岂能有之。
此时龙婆悄言海藏中有大禹遗物。猴王闻言怒斥龙王欺瞒,龙王只得引他前往。只见海藏深处金光灿灿,立着一根铁柱,粗如斗,长二丈余。猴王抚之,铁柱应声缩短变细,化作一件如意神兵。
猴王心中欢喜,暗想:“得了这件兵器,又精通武艺,日后再见大师兄,定能胜过他。”
此时正是猴王取得神兵,强索披挂,欺压龙宫,心生骄纵之际。此处暂且不提。
……
光阴似箭,转眼秋去冬尽,春日已过大半,半年时光匆匆流逝。
落伽山紫竹林内, 结束,诸佛菩萨纷纷离去,各自返回道场。
姜远听闻菩萨 ,获益良多,正欲随众离开,却被惠岸行者拦住,告知菩萨要见他。
姜远闻言应允,随惠岸行者前往潮音洞拜见菩萨。
姜远向莲台上的菩萨行礼。
菩萨微笑道:“广心不必多礼。此番让行者留你,是想问问,此次听法可有收获?”
姜远答道:“菩萨妙法精深,聆听之下,自然有所领悟。”
他悟性极高,兼通儒释道三家之学,菩萨所讲精妙之处,皆被他领会于心。
菩萨又道:“素闻广心智慧过人,不知对我门中寂灭之法有何见解?”
姜远谦逊道:“略知一二,不敢与菩萨相比。”
菩萨道:“但说无妨。”
姜远便道:“寂灭并非生死之寂灭,而是身中之寂灭。此身非肉身,乃烦恼之身,非生身。寂灭乃是烦心之灭、杂念之灭,绝非肉身消亡。”
菩萨赞许道:“广心果然聪慧。诸佛 ,你觉得如何?”
此次 并非菩萨一人宣讲,而是诸佛轮流说法。
姜远沉思片刻,答道:“诸佛佛法高深,但我佛性未通,未能领悟其中奥妙,仅听得菩萨些许妙法,已是机远难得。”
菩萨道:“寂灭乃无上真法,诸佛多有不解,你直言便是。”
姜远未立刻回答。他曾听诸佛 ,大多晦涩难明,或曲解寂灭真义,妄谈深奥,实则未得精髓。
唯有菩萨以大智慧点明寂灭真谛,使他明白,寂灭并非生死之别,而是当下烦恼的止息。一切苦厄皆因妄念而起,若能六根清净,心无杂念,寂灭自然显现。
菩萨笑道:“广心果然智慧非凡,三家之学融会贯通。”
姜远谦逊道:“不敢当。”
菩萨又道:“日后若有闲暇,可来落伽山与我论法。”
姜远答道:“只恐道行浅薄,不入菩萨法眼。”
菩萨道:“你道行不浅,学识广博。广心,我听闻你欲往地府了结因果,可有此事?”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9286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