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922188" ["articleid"]=> string(7) "6173035"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6章" ["content"]=> string(3854) "

道童答:“徒步而行。”

姜远闻言,知他尚未修成仙体,仍是凡胎,无法以云霞托载。若步行前往,耗时费力,颇为不便。

他素来不习旁门之术,若有摄风之法,倒可携他同行。

沉吟片刻,姜远道:“师弟,我无法带你腾云。”

道童恭敬道:“师兄先行,我随后徒步赶回便是。”

姜远提议:“虽不能腾云,但我有一法,名曰‘袖里乾坤’。若师弟不介意,我可施法将你纳入袖中,抵达万寿山后再放出,比步行快些。”

道童欣喜道:“此法师父常用,无害无碍!请师兄施为!”

姜远念动口诀,袖袍迎风一展,瞬间将道童收入袖中。

他轻抚白鹿,任其自去玩耍,随即驾云而起,直奔万寿山。

……

半日后,姜远抵达万寿山。他腾云之术尚未纯熟,故而行程缓慢。

按下云头,落在五庄观前。他展开衣袖,如取草人般将道童放出。

道童落地,环顾四周,欢喜拜谢,随即叩门高呼:“广心师兄到了,速速开门!”

不多时,观门开启,走出两名道童。姜远认得,正是昔日同守观中的旧识,如今已初窥修行门径。

二人上前行礼:“广心师兄,多年不见,今日重逢,令人欣喜。”

姜远含笑回礼:“二位师弟修为精进,可喜可贺。”

二道童见姜远紫袍拂尘,仙姿卓然,谦逊道:“我等修为浅薄,不及师兄。师父常赞师兄道行高深,连天界仙使相邀,师兄亦婉拒。”

姜远摆手:“我道行尚浅,岂敢妄称神仙?还需再修数年。”

先前引路的道童催促:“师兄、师弟,叙旧稍后再续,师父已在殿中等候。”

二道童连忙引路,带姜远入观,前往大殿。

姜远踏入五庄观,环顾四周,景致与往昔无异,唯见道童数量增多,想是镇元大仙这些年新收的。比起三星仙洞,此处倒是热闹许多。

姜远刚至观前,镇元子已如往常般迎出殿外。

姜远执礼甚恭:"拜见大仙。"

镇元子含笑相迎:"广心如今已是真人,不必如此多礼。"

姜远仍坚持:"礼数不可废。况且晚辈的道行与大仙相比,实在相差甚远。"

镇元子摆手道:"你修行不过千载,如何与我相较?能有今日成就,已属难得。"

言罢,镇元子引姜远入殿,命童子奉上时令鲜果,礼数周到。此番景象与姜远初来时大不相同,彼时他还是个金丹未成的童子,如今已然功成圆满。

镇元子吩咐清风:"去取金击子与丹盘,打个人参果来给广心解渴。"

清风撇着嘴应声退下。

姜远连忙推辞:"无功不受禄,大仙这般厚待,晚辈实在愧不敢当。"

镇元子笑道:"区区一果而已。你既已证得长生,这人参果于你不过是解渴之物,不必在意。"

姜远心中暗忖大仙此番相邀的用意,却见清风已捧着丹盘回来。盘中人参果形如婴孩,异香扑鼻。

镇元子屏退左右,指着果子道:"此果不能久放,广心尽管享用。若要化水饮用,可取磁器;若要生食,倒也便宜。"

姜远推辞不得,只得将人参果吃下。虽滋味鲜美,但对已成仙体的他而言,不过是满足口腹之欲罢了。

食毕,姜远问道:"不知大仙召晚辈前来,有何差遣?"

镇元子笑道:"小事一桩。我门下虽众,却常生龃龉,总想着旁门左道。想请你略施手段,让他们开开眼界,也好收收心思。"

姜远谦辞:"晚辈道行浅薄,如何教导?况且童子修道容易,讲道却难。"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9286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