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922135" ["articleid"]=> string(7) "6173024" ["chaptername"]=> string(8) "第49章" ["content"]=> string(3576) "

赵大爷赶紧点头,把鸡蛋往王婶面前递了递:“你看,我攒了点鸡蛋送来,他们还不肯收,非得给我棉鞋。建军这孩子,真是个好人,比我亲儿子还贴心。”

王婶笑着说:“可不是嘛!建军现在不仅是咱村的万元户,还是咱村的‘贴心人’,帮这个帮那个,连省电台都来采访他了,以后咱们村的名气可就大了!”

李建军笑着摆手:“王婶您别夸我了,都是应该的。对了,大爷,下周民政局要组织老兵去县城体检,免费的,我已经帮您报上名了,到时候我骑车送您去。”

赵大爷的眼睛一下子亮了,握着李建军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只是一个劲地点头。他低头看着手里的棉鞋,又看了看布包里的鸡蛋,突然觉得这个冬天一点都不冷了,心里暖烘烘的,像揣了个小太阳。

中午,兰英留赵大爷吃饭,煮了鸡蛋面,还炒了盘青菜,赵大爷吃得特别香,连汤都喝得干干净净。临走时,他把棉鞋抱在怀里,像是抱着件宝贝,布包里的鸡蛋李建军硬是让他带回去五个,说“给您留着补身子,剩下的我们留下,这样咱们都高兴”。

赵大爷走后,兰英把剩下的鸡蛋小心翼翼地放进陶罐里,笑着说:“这些鸡蛋咱们留着,等下次去看刘桂兰的时候带上,给她的孩子煮鸡蛋吃。”

李建军点了点头,看着院门外赵大爷渐渐远去的背影,心里满是踏实。他想起之前赵大爷对着旧照片发呆的样子,想起他哽咽着说“有人记得我”的样子,突然觉得,自己做的这些事,比赚多少钱都有意义。这些老兵用青春换来了现在的好日子,他们值得被记住,值得被温柔对待。

下午,李建军去电台上班,把赵大爷送鸡蛋的事跟老张和王师傅说了,王师傅笑着说:“这就是老百姓的心意,朴实又真诚。咱们的‘老兵专题’下周就能播了,到时候肯定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帮更多老兵解决问题。”

播节目时,李建军特意提了赵大爷送鸡蛋的事,声音里满是温暖:“今天上午,一位老兵大爷给我送来了他攒了半个月的鸡蛋,还跟我说了声谢谢。其实我想说,该说谢谢的是我们,谢谢你们当年的付出,谢谢你们守护了我们的家园。要是您身边有老兵,要是您愿意为他们做点什么,哪怕只是听他们说说话,都是对他们最好的安慰。”

节目播完,热线电话又响了,是县城的一家工厂打来的,说想给老兵们捐一批过冬的棉衣;还有一家书店打来,说想给老兵们送些历史书籍。李建军一一记下,心里满是感动——他知道,这些心意会像冬日里的阳光,照亮每一位老兵的生活,也让这份温暖在这个八十年代,一直传递下去。

晚上回家,李建军刚到村口,就看到赵大爷穿着新做的棉鞋,跟几个老兵在老槐树下聊天,手里还拿着那张放大的旧照片,正给他们讲当年的故事,脸上的笑容特别灿烂。李建军看着这一幕,心里满是欣慰——这就是他想要的,让老兵们被记住,被尊重,能笑着回忆过去,能安心享受现在的好日子。

兰英站在院门口等他,手里端着碗热粥:“赵大爷刚才又来一趟,说棉鞋穿着特别舒服,还说下周体检要跟你一起去,想跟你再聊聊建国的事。”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9285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