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922126" ["articleid"]=> string(7) "6173024" ["chaptername"]=> string(8) "第47章" ["content"]=> string(3559) "

回到家,兰英还没睡,坐在灯下缝衣服,看到他回来,赶紧迎上去:“咋才回来?冻坏了吧?我给你热了粥,快喝点。”

李建军把赵大爷的故事跟兰英说了,兰英的眼泪掉了下来,赶紧把缝好的棉坎肩又拿出来,加了层绒布:“明天我再做两件,给村里其他的老兵也送过去。咱们的‘老兵帮扶小组’,得早点办起来,让他们都能有人陪,有人听他们说话。”

李建军点了点头,喝着热粥,心里满是踏实。他知道,这些老兵的故事,不该只埋在心里,该被更多人听见,被更多人记得。而他,会用自己的声音,用《农村天地》这个平台,把这些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这份热血和坚守,在这个温暖的八十年代,一直传递下去。

第二天播节目时,李建军特意加了段话:“各位听众朋友,昨天夜里,我陪一位老兵聊了很久,听他讲了在朝鲜战场上的故事,讲了他和战友的约定,讲了他对现在日子的珍惜。我想跟大家说,我们现在的好日子,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无数像这位老兵一样的人,用青春和热血换来的。要是您身边有老兵,要是您愿意听他们的故事,要是您想帮他们做点什么,都可以给我们打电话,咱们一起,让他们感受到,我们记得他们,我们感谢他们。”

话刚说完,导播室的热线就响了,一个接一个,有老兵打来想分享故事的,有老乡打来想帮忙的,还有县城的学校打来,想请老兵去给孩子们讲历史。李建军一边接电话,一边记笔记,心里满是感动——他知道,这些故事,这些心意,会像冬日里的阳光,温暖每一个老兵的心,也照亮每一个普通人的记忆。

晚上,李建军又去了赵大爷家,这次他带了台录音机,想把赵大爷的故事录下来,做成节目。赵大爷坐在灯下,看着录音机,眼里满是期待,声音比昨天更有力了:“我得好好说,说给建国听,说给所有没回来的老伙计听,让他们知道,咱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咱们的国家,越来越强了。”

煤油灯的光映在赵大爷的脸上,映在他手里的旧照片上,映在录音机转动的磁带里,像把一段珍贵的时光,小心地收藏了起来。李建军看着这一幕,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会的,这些故事,会被永远记得,这些老兵,会被永远尊敬。”

初冬的太阳刚爬过李建军家的院墙,把院子里晒着的玉米芯晒得暖融融的,泛着点淡淡的焦香。兰英正蹲在槐树下收拾空花盆——之前卖走的君子兰留下的陶盆,她擦得锃亮,准备明年春天种点辣椒。刚擦完最后一个,就听见院门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还有点犹豫的咳嗽声。

“是赵大爷吗?”兰英抬起头,就看见西坡村的赵德胜大爷站在门口,手里拎着个洗得发白的蓝布包,包口用麻绳系得紧紧的,另一只手还拄着根枣木拐杖,右肩比上次见时舒展了些,却还是习惯性地微微耸着。

赵大爷看到兰英,赶紧把布包往身后藏了藏,有点局促地搓了搓手:“兰英妹子,建军在家不?我……我来看看他,没提前打招呼,不耽误你们干活吧?”他的声音比上次打电话时亮堂了些,却还是带着点颤,眼神往院里瞟了瞟,像是怕打扰到什么。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9285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