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922119" ["articleid"]=> string(7) "6173024" ["chaptername"]=> string(8) "第42章" ["content"]=> string(3674) "
这话听着是寻常的家电问题,可李建军摸向兜里玩具麦克风的手刚碰到塑料壳子,老人的心声就像冷风吹进领口似的,带着股说不出的疼:“右肩膀又疼得抬不起来了,夜里疼得睡不着,想找医生看看,可家里就那点养老钱,得留着给孙子交学费……当年在朝鲜冻的伤,现在一到冬天就犯,跟孩子说过两回,他总说‘爹你别矫情’,我哪敢再提……”
李建军的心脏猛地一缩,握着听筒的指节都泛了白。他赶紧稳住语气,像唠家常似的接话:“赵大爷,收音机修着省不了啥钱,我认识县城修理铺的王小强,他以前跟我学过修收音机,手艺好还便宜,您要是信得过,我让他抽空去您家看看,不收您手工费。”他故意把话题往“上门服务”引——想借着修收音机的由头,让小强看看老人的情况,也免得老人自己开口提难处。
电话那头的赵大爷沉默得更久了,呼吸声粗重得像拉不动的风箱:“这……这咋好意思?不麻烦小伙子了,我自己琢磨琢磨就行。”他的心声里满是逞强,却藏不住疼:“要是让外人看到我肩膀肿得老高,该问东问西了……当年跟我一起去的老伙计,有的没回来,有的落了残疾,我这点疼算啥,别给人添麻烦。”
李建军“听”到“朝鲜”“老伙计”这两个词,心里更沉了——这是位老兵啊。他赶紧说:“大爷,不麻烦!小强这孩子实诚,跟我一样,就爱帮老乡干活。您跟我说说,您家在西坡村哪块?是在老槐树下那排土坯房不?我让他下午就去。”
赵大爷终于松了口,声音软了些:“是……就在老槐树下第三家,院门口有棵老枣树。麻烦你了,李主播,让小伙子别空手来,我给孩子留了袋炒花生,自家种的,甜。”他的心声里多了点暖意,却还是绕着疼走:“要是小强能顺便帮我看看肩膀就好了,可咋开口啊……”
挂了热线,李建军没敢耽误,赶紧拨了王小强的传呼机——这是他上个月帮小强买的,方便联系修收音机的活。没几分钟,王小强的电话就回过来了,声音里满是干劲:“建军哥,啥事?是不是有修收音机的活?”
“是西坡村的赵大爷,”李建军把老人的情况跟他说了,特意叮嘱,“你去了别光修收音机,看看大爷的右肩膀,他说最近总疼,你跟他说你认识公社卫生院的张医生,能帮他找个便宜的看诊路子,别让他有负担。”
王小强一下子就懂了:“建军哥放心!我知道咋说,保证不让大爷觉得咱是故意打听。对了,我昨天修收音机赚了五块,给大爷买两包止痛片带去,省得他疼得难受。”
李建军心里一暖,挂了电话就看见兰英端着个布包走进来——里面是她早上整理的听众来信,最上面一封的信封上写着“西坡村 赵德胜”,字迹歪歪扭扭的,还沾着点泥土。“这是上周收到的信,”兰英把信递过来,“赵大爷说家里的小麦总倒伏,想问问咋选抗倒伏的种子,我看信纸上有泪痕,当时还以为是老人激动的,现在想想……”
李建军拆开信,纸上的字写得用力,有些笔画都断了,末尾果然提了句“近来天凉,右肩不便,未能亲自去电台道谢”。他把信叠好放进兜里,心里更不是滋味——老兵们当年为了国家拼命,现在老了却连看病都舍不得,他必须帮这个忙。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9284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