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922115" ["articleid"]=> string(7) "6173024" ["chaptername"]=> string(8) "第39章" ["content"]=> string(3835) "
初冬的太阳刚把村头老槐树的霜气晒化,李建军就揣着布兜出了门,兜里鼓鼓囊囊的,装着卖君子兰赚的钱,还有张叠得整齐的工业券——这是上周托电台的王师傅从县城工厂换来的,八十年代买“永久”自行车得凭券,没券就算有钱也难买到。兰英站在院门口送他,手里还攥着块刚缝好的红布套:“买的时候挑个车座软点的,你上班路远,别硌得慌。”
“知道了,”李建军帮她把被风吹乱的刘海别到耳后,笑着说,“争取中午就骑回来,让你早点坐上新车。”他摸了摸兜里的玩具麦克风,塑料壳子贴着掌心,能隐约“听”到兰英的心声:“他要是买着车,以后去县城看刘桂兰就方便了,不用再挤班车,也能少遭点罪。”
村口的二柱正蹲在墙根翻地,看到李建军揣着布兜走,赶紧站起来喊:“建军,这是去干啥?又去县城收君子兰啊?”他的手里还攥着半截铁锹,裤脚沾着泥点,眼神里满是好奇——自从李建军靠君子兰赚了钱,二柱就总想着跟着学,连翻地都比以前勤快了。
“去买自行车,”李建军停下脚步,笑着晃了晃兜里的工业券,“之前那辆骑了两年,车闸有点松,换辆新的,以后带兰英去县城也方便。”
“买自行车?!”二柱的眼睛一下子亮了,扔下铁锹就凑过来,“是‘永久’牌不?我上次在县城供销社见过,黑色车架,锃亮的车把,看着就气派!”他的心声里满是羡慕,手不自觉地摸了摸自己的旧自行车——那是他爹传下来的“飞鸽”,车座都磨破了皮,铃铛也早就不响了。
“争取买‘永久’,”李建军拍了拍二柱的肩膀,“你好好种君子兰,等赚了钱,也换辆新的。”说完就转身往汽车站走,身后传来二柱的喊声:“买回来记得叫我瞅两眼!我还没近距离看过‘永久’呢!”
县城的供销社比平时热闹,卖自行车的柜台前围了不少人,大多是跟李建军一样来买“永久”的,手里都攥着工业券,眼神里满是期待。柜台后的售货员是个四十多岁的大姐,穿着蓝色工作服,胸前别着“先进工作者”的徽章,正拿着个账本登记,声音洪亮:“下一个,谁有券?‘永久’今天就到了五辆,先到先得!”
李建军赶紧挤过去,把工业券和钱递上去:“同志,我要一辆‘永久’,黑色的,车座要皮革的。”
大姐接过券,看了眼,又抬头打量了李建军一眼,笑着说:“你是县电台的李主播吧?上次你帮王大爷卖月季,我还听了你的节目呢!”她的心声里满是认可:“这小伙子是个实在人,帮了不少老乡,今天给他挑辆最好的。”
“您认识我?”李建军有点意外。
“咋不认识!”大姐从柜台后推出一辆自行车,黑色的车架擦得锃亮,车把上还缠着层塑料膜,车座是深棕色的皮革,看着就厚实,“这是今天到的五辆里最好的一辆,车闸灵,链条也新,你试试。”
李建军接过车,推到门口的空地上,脚一蹬,铃铛“叮铃铃”地响,声音清脆得像春天的鸟鸣。他骑了两圈,车座果然软和,不硌腿,车闸也灵敏,一捏就停,心里满是欢喜——这比他之前的旧自行车强太多了,以后带兰英去县城,再也不用怕车闸失灵了。
“就这辆了!”李建军停下车,从布兜里掏出钱递过去。大姐麻利地给他开了发票,还从抽屉里拿出个红色的车锁,递给他:“这是送你的,‘永久’牌的锁,防盗,你用着放心。”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9284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