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922094" ["articleid"]=> string(7) "6173024"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9章" ["content"]=> string(3860) "

睡前,李建军把刘桂兰的信和那些夹着野花的听众来信放在木盒里,跟存款单、结婚证、喜帕放在一起。这些信,这些物件,都是他人生中最珍贵的财富,见证着他的成长,见证着他帮助过的人,见证着这个时代里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善意。

他知道,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又会有新的听众来信,新的求助,新的希望。而他,会带着这份善意,继续走下去,把《农村天地》做得更好,把温暖和希望传递给更多人,在这个崭新的年代里,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也帮别人活出属于他们的精彩。

西河村的清晨还裹着初冬的寒气,村口老槐树的枝桠光秃秃的,挂着几片没掉净的枯叶,风一吹就打着旋儿落在地上。李建军骑着“永久”自行车,后座载着兰英,车筐里放着个布包——里面是兰英连夜准备的东西:一个带锁的笔记本、几支圆珠笔、一小瓶碘伏,还有两张王丽托人带来的服装厂招工简章。

“你说刘大姐会不会还在怕?”兰英侧身靠在李建军背上,声音被风吹得有点发飘,“昨天打电话时,她还说怕男人回来找事。”

李建军脚下蹬得稳,手轻轻拍了拍兰英的手:“别担心,妇联王主任说已经安排人在她家附近看着了,咱们今天来,就是帮她把该准备的都弄好,让她心里有底。”他摸了摸兜里的玩具麦克风,塑料壳子贴着掌心,想起昨天刘桂兰在电话里的心声——满是感激却藏着忐忑:“我真能离婚吗?离了婚,我和孩子咋活啊……”

自行车拐进西河村的巷口,远远就看到刘桂兰家的土坯房,院门口站着个穿蓝布褂的女人,是妇联王主任。看到他们来,王主任赶紧迎上来:“可算来了!桂兰在屋里等你们呢,昨晚没咋睡,总摸孩子的头,怕吓着娃。”

李建军和兰英跟着王主任走进院子,院西头的鸡舍果然像刘桂兰说的那样,晒不着太阳,几只母鸡缩在角落里,没一点精神。屋里传来孩子的笑声,是刘桂兰的儿子小宇,正拿着个布偶玩,看到生人进来,赶紧躲到刘桂兰身后,大眼睛怯生生地看着他们。

刘桂兰穿着件洗得发白的棉袄,袖口磨出了毛边,看到李建军,赶紧站起来,手在围裙上擦了擦:“李主播,兰英妹子,快坐,我给你们烧了热水。”她的声音比昨天打电话时稳了点,却还是不敢抬头,李建军“听”到她的心声:“他会不会突然回来?要是看到李主播他们,会不会又打我?”

兰英赶紧走过去,把布包放在桌上,笑着拿出笔记本:“桂兰姐,这是我给你带的笔记本,带锁的,你把他每次动手的日子、咋打的、有没有人看见,都记在上面,锁起来,别人拿不走。”她打开笔记本,第一页已经写好了“记录要点”:日期、时间、地点、施暴方式、证人,字写得工工整整,还画了小方框方便填写。

刘桂兰看着笔记本,手指轻轻碰了碰锁扣,眼里闪过点光:“这……这能有用吗?我怕他看到,会把本子撕了。”她的心声里满是不确定,却又带着点期待。

“有用!”李建军坐在炕边,接过话茬,从布包里拿出张照片——是昨天特意去镇上照相馆洗的,拍的是刘桂兰胳膊上的淤青,用拍立得拍的,画面清晰,“王主任说,公社卫生院的张医生今天会来,给你做个体检,开个伤情证明,这照片和证明,都是离婚时的证据。以后他再动手,你第一时间找王主任或者村干部,让他们帮你拍照、做记录,越多证据,离婚越容易。”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9284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