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922082" ["articleid"]=> string(7) "6173024"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2章" ["content"]=> string(3750) "

两人聊着未来的计划,从盖房子到办酒席,从买缝纫机到种月季,从帮老乡卖农产品到把《农村天地》节目做得更好,聊到月亮都升到了头顶,还觉得有说不完的话。

第二天,李建军就去县城找了施工队,订了最好的砖瓦和木材。施工队的老板听说他是村里第一个万元户,还特意给他打了折,说:“李主播,你是个实在人,帮了不少老乡,我也给你让点利,保证把房子盖得又结实又好看。”

回到村里,李建军又去了二柱家——他知道二柱一直想种果树,却没本钱,也没技术。看到李建军来,二柱有点尴尬,挠着头说:“建军……你咋来了?”

“我来跟你说个事,”李建军坐在石凳上,笑着说,“我跟县城的果树苗基地联系好了,能拿到便宜的树苗,你要是想种,我帮你订点,再跟老周叔说说,让他教你技术,咋样?”

二柱愣了一下,没想到李建军会帮他,眼睛一下子红了,赶紧说:“真……真的?那太谢谢你了!之前我还嘲笑你……我……”

“过去的事就别说了,”李建军打断他,“都是乡里乡亲的,一起赚钱才好。以后你种出果子,我帮你在节目里宣传,保证能卖个好价钱。”

二柱激动得说不出话,只是一个劲地点头。李建军“听”到他的心声,满是感激:“我以前真是太糊涂了,建军是个好人,以后我一定跟他好好学,好好干,也让家里过上好日子。”

一周后,李建军家的酒席办得热热闹闹。村里的老乡们都来了,电台的老张和王师傅也来了,连县城供销社的李主任都来了。院子里摆了十几张桌子,桌上摆满了红烧肉、糖醋鱼、炒青菜,还有刚杀的猪肉,香味飘得老远。

李建军和兰英穿着新衣服,挨桌敬酒。老乡们都笑着恭喜他们,说他们是村里的榜样;老张和王师傅也笑着说,以后要多跟李建军合作,把《农村天地》节目做得更好;李主任还说,以后供销社要跟李建军合作,帮村民卖更多的农产品。

酒席吃到一半,李建军站在院子中央,手里拿着酒杯,大声说:“各位乡亲,各位朋友,今天我李建军能有今天,多亏了大家的支持,多亏了我爹娘的养育,多亏了兰英的陪伴。以后,我不会忘了大家,会帮更多老乡赚钱,帮更多人过上好日子!咱们一起努力,让咱们村都变成万元户村!”

老乡们都欢呼起来,掌声和笑声飘满了整个村子,飘向了充满希望的八十年代。

晚上,酒席散了,李建军和兰英坐在院子里,看着满地的狼藉,却觉得心里满是幸福。兰英靠在他的肩膀上,小声说:“建军,你说咱们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吗?”

“会的,”李建军握着她的手,看着天上的月亮,“只要咱们一起努力,一起好好过日子,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咱们会有新房子,有缝纫机,有孩子,有满院子的月季,有听不完的好消息。”

兰英笑着点头,闭上眼睛,感受着他的体温,感受着幸福的味道。李建军看着她的睡颜,心里满是感激——感激重生让他回到了这个年代,感激遇到了兰英,感激所有帮助过他的人。

存款单被小心地收在木盒里,跟结婚证、喜帕、听众来信放在一起。它不仅仅是一张纸,更是李建军和兰英奋斗的见证,是他们幸福生活的开始,是八十年代里一个普通家庭靠着努力和善良,活出精彩的最好证明。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9284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