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921697" ["articleid"]=> string(7) "6172982" ["chaptername"]=> string(8) "第44章" ["content"]=> string(3642) "

又一个尖锐的问题抛了过来,而且直指李逍目前的核心产业之一!

这一次,连房玄龄等几位受邀的重臣也放下了酒杯,目光炯炯地看了过来。金融之事,关乎国本,由不得他们不重视。

大厅内瞬间安静了许多,所有人都想听听这位“不务正业”的皇子,如何解释他那离经叛道的“银号”。

李逍深吸一口气,知道真正的考验来了。他能否在朝堂重臣面前,为自己,也为未来的金融改革,赢得一丝理解和空间,就在此一举。

他整理了一下思绪,站起身,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场众人,缓缓开口……

魏王李泰的问题,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金融,在这个时代是极其敏感的话题,与民争利还是于国有利,历来争论不休。李逍的“逍遥银号”虽未正式大规模运营,但其新颖的模式早已引起各方关注,如今被李泰在如此场合当面问出,无疑是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

李逍深吸一口气,并未立刻回答,而是环视在场众人,目光平静地扫过那些或好奇、或质疑、或等着看笑话的脸庞,最后定格在几位凝神静听的重臣身上。

他整理了一下思绪,没有直接回答“与民争利”与否,而是用一个问题作为开场:“四哥,诸位大人,小子斗胆先问一句,诸位可知,为何我大唐如今商贸日渐繁荣,而许多勤恳商人,却依旧时常为资金周转所困,甚至因一时资金链断裂而倾家荡产?”

这个问题抛出,让一些人皱起了眉头,这与银号有何关系?

一位隶属于太子阵营的官员忍不住嗤笑道:“商人逐利,盈亏自负,资金周转不灵,自是经营不善,与朝廷何干?与殿下这银号何干?”

李逍看向他,不疾不徐地道:“这位大人所言,有其道理。然,若放眼整个大唐呢?假设关中粮丰,而河东遭灾,若能将关中富余之银钱,便捷、安全地借贷给河东商人,使其能前往关中购粮运回平粜,是否可缓解灾情,稳定地方?反之,若河东有上好铁矿,关中匠人欲购却苦无本金,若有渠道能助其获得贷款,购得铁料,打造精良农具兵器,是否于国于民皆有利?”

他顿了顿,见众人若有所思,继续道:“民间借贷,利息高昂,周期不定,风险巨大,且有豪强趁火打劫,往往使良商破产,百姓遭殃。而银号之存贷,旨在建立一个稳定、规范、息率合理的资金融通渠道。百姓、商贾将闲置银钱存入银号,获得微薄利息,安全稳当;急需用钱者,则可凭信誉或抵押,从银号获得利息相对合理的贷款,以解燃眉之急,或扩大经营。此乃……将死钱变活水,灌溉整个大唐经济之田野!”

“死钱变活水?”房玄龄喃喃重复了一句,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这个比喻,颇为形象。

“哼,说得轻巧!”另一位老臣,出身山东士族,对商业素来鄙夷,冷哼道,“银钱聚集于尔等之手,岂非更易囤积居奇,操控市价?与民争利,莫此为甚!”

“大人此言差矣。”李逍从容应对,“银号非是囤积,而是流通。银号获利,并非依靠囤积货物抬高市价,而是依靠资金周转之利差,此利差,远低于民间高利贷!银号越兴盛,资金周转越快,市面反而会更繁荣,物价更趋平稳!此其一。”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9277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