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921458" ["articleid"]=> string(7) "6172950"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2章" ["content"]=> string(3599) "
几天后,张启山将沈亦风叫到办公室。
“亦风,坐。”张启山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语气比平时更添了几分郑重,“星河湾项目做得非常漂亮,证明了你独当一面的能力。公司接下来有几个重要的社区拓展和品牌升级项目要启动,光靠你一个人单打独斗不行,需要组建一个更有战斗力的核心团队。”
他递给沈亦风一份内部调岗和外部招聘的初步名单。
“运营部这边,你看中的人,只要对方愿意,可以优先调到你这边。外部招聘,你也可以参与最终面试。这个核心团队,就由你来带。我希望看到这支队伍,能像你在星河湾表现的那样,既有扎实的调研功底,又有灵活的应变能力。”
沈亦风接过名单,心中了然。这是张启山对他能力的进一步肯定,也是将他真正纳入公司核心骨干圈的明确信号。他需要抓住这个机会,打造一支能打硬仗的团队。
“谢谢张总信任,我会尽快把团队搭建起来。”沈亦风沉稳应下。
接下来的日子,沈亦风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团队组建上。他仔细研究了内部可用人员的档案,也与几位外部应聘者进行了深入的面试。他没有过分看重华丽的履历,而是更注重实际能力和与岗位的契合度,尤其是踏实肯干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思维。
最终,他敲定了两名新人。一个是内部从数据分析岗调过来的小伙子,叫王锐,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话不多,但逻辑清晰,对数据极其敏感。另一个是外部招聘来的女孩,叫林晓,之前在一家活动公司做执行,沟通协调能力很强,脸上总是带着富有感染力的笑容,应变能力也不错。
团队初步成型,加上原本就配合日渐默契的高宇辰(他主要负责线下资源协调,与沈亦风的线上及策划形成互补),以及另外两名老员工作为支持,一个五脏俱全的运营核心小组算是建立起来了。
沈亦风召集了所有团队成员,开了第一次正式会议。
会议室里,新人王锐显得有些拘谨,林晓则努力保持着微笑,但眼神里也带着初来乍到的审视和一丝不安。高宇辰抱着手臂坐在一旁,态度不算热络,但也没有之前的抵触。
沈亦风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份量:
“今天是我们团队第一次正式会议。简单说几句。”他顿了顿,重点看向王锐和林晓这两位新人。
“在我这里,我不管你们过去有什么背景,或者拥有多光鲜的资历。”他的声音清晰,每个字都落在实处,“跟着我做事,我只关注两点:未来的结果,和做事的态度。”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坦诚:
“项目可能会遇到困难,工作可能会很辛苦,这我都知道。但只要你们努力,用心,每个人在这里都有机会证明自己的价值,得到应有的成长和回报。我希望我们这个团队,是能互相支撑,一起打胜仗的团队,而不是搞内耗、争长短的地方。”
这番话,没有空泛的口号,直接点明了核心要求,也给出了明确的承诺。王锐下意识地推了推眼镜,紧绷的肩膀似乎放松了一些。林晓眼中的不安褪去,多了几分认真和跃跃欲试。连高宇辰都几不可察地挑了挑眉,似乎对沈亦风这番开门见山的风格有些意外。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9273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