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920169" ["articleid"]=> string(7) "6172687" ["chaptername"]=> string(8) "第37章" ["content"]=> string(3739) "
就在这时,林雪撑着伞匆匆赶来,发梢还滴着雨水:"看你这么晚还没回去,我不放心。"
见她浑身湿透,闫小柱连忙生火给她取暖。火光跳跃中,林雪注意到他眉宇间的疲惫:"书稿整理得不顺利?"
"有些地方实在难以理解。"闫小柱叹息,"比如这里说气行任督,如日月周天,师父从未详细讲解过任督二脉的具体循行。"
林雪虽然不懂武术,却有着独特的见解:"就像我们学英语,光背语法不行,要放在语境中理解。你是不是应该结合自己的练功体会来看?"
这话让闫小柱茅塞顿开。他让林雪念手稿,自己则按照描述开始站桩。当念到"气沉丹田,如石沉大海"时,他忽然找到了久违的沉坠感;当读到"劲透四梢,如春笋破土"时,他感觉指尖微微发麻。
"我明白了!"闫小柱兴奋地说,"师父写的不是理论,是实修的感受!"
此后,他改变了整理方法。每读一段,必亲身实践,将体悟写在旁边:
"七月廿三,站桩时气感明显,确如师父所言温煦如春阳。"
"八月初一,练老三推时劲力贯通,方知刚柔相济之妙。"
赵刚见他的方法有效,也开始效仿。师兄弟二人常常为某个细节争论不休,有时甚至会动手比试,在实战中体会师父笔下的精义。
"这里说听劲如抚琴,"一次切磋后,赵刚若有所悟,"不是用力去听,是要放松了去感受。"
立秋这天,他们终于完成了全部书稿的初步整理。望着工工整整的十二册手稿,赵刚罕见地露出笑容:"师父在天之灵,可以安息了。"
当晚,闫小柱在灯下为书稿作序。笔尖在纸上游走,他仿佛又听见安在田的教诲:
"武术之道,如山间清泉,源远流长。吾辈当以传承为己任,使中华武学发扬光大..."
写到这里,他忽然顿住。窗外明月如镜,清辉满院。他想起师父临终前的嘱托,想起元帅宫的断壁残垣,想起肩上的重担。
林雪轻轻走进来,将一件外衣披在他肩上:"很晚了。"
"就快好了。"闫小柱继续写道:"弟子不才,愿效仿先师,以毕生之力传承武学。此书稿将作为武术研究院之基石,以待来者。"
放下笔时,东方已现曙光。新的一天开始了,而传承的路,还在向前延伸。
第 六 章 完
秋风送爽,城隍庙的银杏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金黄。经过半年的精心整理,《犹忆江湖人未远》的书稿终于准备付梓。
这日清晨,赵刚抱着一摞打印好的样书走进偏殿,轻轻放在供桌上。封面是闫文远题写的书名,苍劲有力,下方印着"安在田著"四个小字。
"师兄,你看这里。"闫小柱翻开第一章,声音有些激动,"师父对武德的论述,我做了些补充注解。"
赵刚仔细阅读,微微颔首:"不错,把你教学中的实例加进去,更容易理解。"
正说着,文化局李局长推门而入。他拿起样书翻阅,频频点头:"安先生的思想很深刻啊。特别是这一句武术的终极目的不是战胜他人,而是超越自我,说得好!"
李局长当场表示,文化局愿意资助本书的出版,并协助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这不只是一本书,"李局长郑重地说,"这是宝贵的文化财富。"
消息传开,培训班的老学员们纷纷要求预订。退休教师张阿姨激动地说:"我要买十本,送给子女们。让他们知道,太极拳不只是老年人的运动!"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925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