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920167" ["articleid"]=> string(7) "6172687" ["chaptername"]=> string(8) "第36章" ["content"]=> string(3671) "
最精彩的环节当属弟子们的表演。二十个学员在婚礼台上演练太极拳,动作整齐划一,气势恢宏。王浩和孙壮领衔的"老三推",刚猛有力,赢得满堂彩。
"好!"台下喝彩声不断,"闫老师教出来的弟子,个个都是好样的!"
表演结束,闫文远缓步登台。他今日特意穿了身崭新的中山装,精神矍铄。他展开一卷红纸,声音洪亮:
"今日小儿成婚,我感慨万千。犹记得他初学拳时,还是个懵懂少年。如今不但武艺有成,更懂得教书育人,传承文化..."
说到这里,他声音有些哽咽:
"我儿...长大了!"
台下掌声雷动。闫小柱紧紧握住林雪的手,看着父亲欣慰的笑容,看着满堂的宾客,看着那些因他而爱上武术的学员们,心中百感交集。
安师父去世后的阴霾,在这一刻被浓浓的温情驱散。他明白,生命就是这样生生不息,传承就是这样代代相继。
婚礼结束后,闫小柱和林雪在城隍庙的偏殿里设了简单的茶座,招待最亲近的师友。月光如水,洒在青石板上,赵刚举杯说道:
"师父在天有灵,一定会很欣慰。"
是啊,闫小柱望着夜空中的明月想道,安师父一定看到了今天的喜庆,看到了武术传承的新希望。
夜渐深,宾客散去。闫小柱和林雪携手走在回家的路上,路灯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等将来修缮元帅宫,"闫小柱轻声说,"我们要在那里种一片桃林。"
"好,"林雪温柔地靠在他肩上,"还要建一个阅览室,让中外武术爱好者都能来学习。"
初夏的晚风拂面,带着槐花的甜香。人生的新篇章,正在这对年轻人面前徐徐展开。而更远的路,更重的责任,都在等待着他们一起去承担。
第 五 章 完
盛夏的城隍庙,柏树的浓荫也挡不住暑气。偏殿里,闫小柱和赵刚相对而坐,面前摊开着安在田留下的全部手稿。十二大册书稿堆在案头,如同一座沉默的山。
整理工作进行得异常艰难。安在田的字迹时而工整如楷书,时而潦草如疾风,有些早年笔记更是用了只有他自己才懂的简写。赵刚负责辨认拳法招式图,闫小柱则专注于丹道心法的解读。
"这里,"赵刚指着一页泛黄的图纸,"师父画的这个步法,应该是八卦掌的扣摆步,但和现在流传的有所不同。"
闫小柱凑近细看,果然发现这步法在转折处多了个细微的拧腰动作。他试着比划,顿觉身形更加灵活。
"师父改良过。"赵刚肯定地说,"他常说,招式是死的,人是活的。"
最费心神的是整理《犹忆江湖人未远》的完整版。安在田在病中增补了大量内容,有些段落墨迹深浅不一,显然是分多次写就。在"丹道篇"中,闫小柱发现了一段令他震惊的文字:
"戊子年冬,自知时日无多。回想平生,最大憾事乃元帅宫未能重光。此宫不只是一处道场,更是武术精神之象征。若后来者有机缘修缮,当知:武术传承,不在砖瓦,而在人心。"
读到这里,闫小柱久久不能平静。原来师父直到生命最后,念念不忘的仍是武术的传承。
七月的某个雷雨夜,闫小柱独自在偏殿整理"医武同源"章节。闪电划破夜空,刹那间照亮殿内,也照亮了手稿上一行小字:
"武者,医人也。习武之人当通医理,方能知己知彼,调养身心。"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925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