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920142" ["articleid"]=> string(7) "6172687"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8章" ["content"]=> string(3657) "
"小张,你呼吸别憋着。"他对紧张的程序员说,"就像给身体里的代码排bug,哪里紧张就放松哪里。"
渐渐地,变化开始在这些学员身上显现。
上班族的颈椎疼痛发作频率明显降低,他兴奋地告诉闫小柱:"闫老师,我现在开会坐两小时都不像以前那么难受了!"
退休教师的老寒腿在这个秋天居然没有太闹腾,她逢人就夸:"小闫老师教的这个站桩,比吃药还管用。"
最明显的是那个想减肥的主妇。一个月下来,体重没减多少,但腰围细了一圈,气色红润了许多。她丈夫半信半疑地跟来看了一次,第二天也报了名。
"口碑是最好的广告。"安在田某日傍晚突然到访,站在院中看着学员们认真练习的身影,"你教得实在,他们受益了,自然会替你说话。"
果然,深秋时节,培训班的人数悄然突破了十五人。偏殿开始显得有些拥挤,但气氛却愈发融洽。课后,常有人留下交流练习心得,或是向闫小柱请教其他养生问题。
那个出租车司机甚至自己掏钱买了个热水壶放在店里:"大家练完功喝口热水,舒服。"
但新的烦恼也随之而来。有学员提出想学"真正的功夫",被闫小柱婉拒后有些不快。还有个新来的年轻人,上了两节课就问能不能"速成",被老学员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劝住了。
"欲速则不达。"退休教师用闫小柱常说的话劝他,"小同志,我们都是慢慢练过来的。"
最让闫小柱意外的是王浩的突然到访。一个周六下午,少年气喘吁吁地跑进庙里,手里还拎着书包。
"闫老师!我听说您在这儿开班了!"王浩眼睛发亮,"我能不能也来学?我可以用周末时间帮忙打扫卫生!"
看着这个自己亲手带出来的学生,闫小柱心里暖流涌动。他摸了摸王浩的头:"想来随时来,不用你打扫。"
那天傍晚送走所有学员后,闫小柱独自在殿内站桩。月光从窗棂间洒入,在青砖地上画出斑驳的图案。
他想起刚租下这里时的冷清,想起贴广告时的窘迫,想起第一个学员来时的惊喜。短短三个月,这间破旧的偏殿已然焕发出新的生机。
殿外传来脚步声,是卖香烛的王大爷。他探头看了看,啧啧称奇:"小闫,行啊!现在你这儿比正殿还热闹。"
闫小柱笑了笑,继续他的站桩。气息沉入丹田,周身的疲惫渐渐消散。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就像安师父说的,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如今梧桐初长,凤鸟已至。
更重要的是,他真切地看到自己传授的东西,正在一点点改变着这些普通人的生活。这份成就感,远比收入的增加更让他满足。
秋风掠过殿宇,檐角的铜铃发出清脆的响声。
在这古老的庙堂里,一种新的传承,正在悄然生根发芽。
第 三 章 完
霜降过后,城隍庙的香客渐渐多了起来。某日课后,一位身着灰色僧衣的游方僧人停在偏殿外,静静看着学员们练习。
僧人约莫五十来岁,面容清癯,眼神澄明。待学员们散去,他才缓步上前,单掌竖于胸前:"阿弥陀佛。施主教的可是太极?"
闫小柱连忙还礼:"是。师父请进。"
僧人迈步入殿,脚步轻盈无声。他在殿中站定,目光扫过擦得发亮的青砖地、整齐摆放的练功鞋,最后落在供桌上那本笔记和小葫芦上。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9249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