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919582" ["articleid"]=> string(7) "6172621" ["chaptername"]=> string(8) "第40章" ["content"]=> string(3643) "

“官府也不能断我们升斗小民的活路啊!”

“咱们祖祖辈辈就靠这石磨吃饭,你们这是要逼死我们!”

群情汹涌,言语间充满了焦虑与不满。几个农学司的护卫紧张地挡在前面,生怕发生冲突。

陈远抬起双手,向下压了压,运足中气,朗声道:“诸位乡亲,稍安勿躁!且听我一言!”

他的声音清朗,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镇定,人群的喧哗稍稍平息了一些,所有人都盯着他。

“农学司设立水力碾磨,初衷绝非与民争利,乃是为了提升效能,惠及更多百姓!”陈远环视众人,语气诚恳,“诸位想想,以往碾磨一石谷物需要多少人力、耗时多久?如今水碾一日之功,可抵数十壮劳力!省下的这些人力,可以去开垦更多荒地,可以去从事其他营生,长远来看,于国于民皆是大利!”

一个磨坊主梗着脖子喊道:“陈主簿说得轻巧!长远?我们眼下就要饿肚子了!我们这些人,除了摆弄石磨,还能干什么?”

“问得好!”陈远等的就是这句话,“农学司既然推动了此事,自然不会袖手旁观,任由诸位生计无着。我这里,有几个法子,愿与诸位商议。”

他伸出三根手指:“第一,农学司水力工坊,需要操作、维护水轮和碾磨的熟手。诸位都是与石磨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行家,若愿意,可经考核后,入农学司为‘技工’,享有固定薪俸,无需再风雨飘摇,看天吃饭!”

此言一出,底下不少人露出意动之色。成为吃皇粮的官家人,这可是他们以前不敢想的事。

“第二,”陈远继续道,“若有坊主不愿舍弃家业,农学司可提供低息……呃,低利钱款,助诸位转型升级。比如,利用诸位对粮食的熟悉,转而从事粮食仓储、贩运,或者,学习使用农学司改良的小型高效磨盘,专注于为城中酒楼、富户提供精磨细面等高端货品,避开与水碾的正面竞争。”

几个磨坊主交头接耳,显然在权衡利弊。

“第三,”陈远的声音提高了一些,“农学司正在编撰《格物启蒙录》,需要懂得实际操作的师傅,将一些匠作技巧、工具使用之法记录下来,传授给后学。若诸位中有经验丰富、善于言辞者,亦可应聘为‘教习’,地位尊崇,薪俸优厚!”

三条出路,条条都指向了更好的未来,而非断绝生路。人群中的愤懑之气渐渐被思考和议论所取代。

陈远最后道:“技术进步,如同江河奔流,不可阻挡。与其被浪潮拍倒,不如学会驾驭浪潮!农学司愿做诸位的舟楫!有意者,可寻张拙丞登记,三日内有效!”

他这番话,既讲明了大势,又给出了切实的解决方案,恩威并施,条理清晰。大部分磨坊主和工匠的脸色都缓和下来,开始围着张拙询问具体细节。一场可能酿成冲突的风波,被陈远巧妙地化解于无形。

《格物启蒙录》的雏形

处理完磨坊风波,陈远更加坚定了编写启蒙教材的决心。技术推广若没有相应的知识普及作为土壤,只会处处碰壁。他将自己关在值房里,开始梳理思路。

他计划编写的《格物启蒙录》,绝非高深的学术著作,而是面向工匠、小吏甚至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平民的科普读物。他决定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用最浅白的语言,阐述最基本的原理。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9244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