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919572" ["articleid"]=> string(7) "6172621" ["chaptername"]=> string(8) "第37章" ["content"]=> string(3578) "
他甚至开始在心里盘算,该如何向皇帝汇报这个“战略转向”。是强调发电机研发遇到的“不可抗力”技术壁垒,还是着重渲染肥料技术带来的巨大丰收前景?或者,干脆把那个烧焦的线圈带上,让老板直观感受一下“科技攻坚”的难度?
‘嗯,还是主打丰收牌吧。毕竟,没有什么比沉甸甸的粮食更能说服人了。’ 他打定主意,脸上露出了笃定的笑容。脚下的土地,似乎也因为这专注于“肥田”的决心,而变得更加坚实起来。
发电机项目的挫折并未在农学司内部引起多少波澜。对于绝大多数工匠和流民而言,那能自行发光的“电”本就如同镜花水月,远不如眼前能碾磨谷物、带动水车灌溉的实实在在的水轮来得亲切。陈远因势利导,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夯实农业根基与扩大水力应用上,农学司基地反而因此呈现出一种更为扎实、蓬勃的生机。
泸水畔的工坊乐章
赵五带领的机械组,在卸下了“发电”这个不切实际的包袱后,仿佛甩掉了镣铐,将全部热情倾注到了水力应用的拓展上。泸水支流上,那架最初略显粗糙的水轮已经被改造得更加坚固高效,木质叶片包裹了薄铜皮以耐腐蚀,轴承受到了最精心的打磨和润滑。
最引人注目的,是水轮带动下的一整套联动系统。通过一系列大小不一的齿轮、皮带和连杆,水轮的旋转力量被巧妙地分解和传递:
· 一条传动带连接着河边新建的碾房,里面巨大的石碾在水力驱动下隆隆转动,不仅能为农学司自身加工粮食,也开始承接附近皇庄的部分谷物脱壳任务,效率数十倍于人力或畜力。
· 另一条传动带则通向一个简易的捣磨工坊。这里,利用凸轮和杠杆原理,几具沉重的石杵在水力带动下此起彼伏,将煅烧过的骨头、收集来的贝壳等硬物轻松捣成粉末,为“肥田粉”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可能。之前负责用石臼辛苦舂捣的雇工们,如今只需在一旁进行填料和收集,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 赵五甚至还尝试设计了一套复杂的齿轮组,将一部分动力引向一个小型锻铁炉的鼓风皮囊,虽然风力尚不及精壮汉子全力鼓动,但其稳定、不知疲倦的送风,使得炉火温度更加恒定,让负责打造和维修农具的铁匠们赞不绝口。
“妙啊!这水力气力绵绵不绝,可比牲口听话多了!”一个老铁匠摸着被水力鼓风机吹得呼呼作响的炉火,满脸褶子都笑开了花。
陈远站在工坊区,听着水声、碾磨声、捣击声、鼓风声交织成的独特乐章,看着那些依靠自然之力自动运转的机械,心中充满了成就感。‘这才是贞观年间该有的画风!实用,高效,立足于现有的材料和工艺。电力?还是先留在梦里吧。’
张拙拿着账本快步走来,脸上是掩不住的喜色:“主簿,按照新法堆肥并施用骨粉的试验田,初步估产,亩增有望超过两成!尤其是麦粒饱满度,远超寻常。司农寺那边派人来看过了,啧啧称奇,已经有意在几个直属官庄试行我们的《肥田要术》了。”
“好!”陈远精神一振,“告诉他们,农学司可以提供技术指导,甚至可以派我们的‘肥田吏’去现场教学。但有一条,数据必须给我们反馈回来。”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9244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