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919395" ["articleid"]=> string(7) "6172584" ["chaptername"]=> string(8) "第39章" ["content"]=> string(3710) "

一位面容精悍、眼神锐利的谋士上前一步,低声道:“殿下,三司调查组不日即将南下,江南局势恐难挽回。为今之计,需行‘断尾’、‘祸水东引’、‘声东击西’之策,方能扭转乾坤。”

“仔细说!”太子目光一凝。

“所谓‘断尾’,便是弃车保帅。立刻在江南找好替罪羊,将漕运夹带、勾结商行之罪全部顶下,务必做到干净利落,让调查组查到一定程度便无法深入,保全核心力量与……北边、西南的关联。”

“ ‘祸水东引’,便是将水搅浑。我们可暗中散布消息,指证靖北王当年旧部,或与靖北王府有牵连的江南武将、官员,才是此案幕后黑手,意图利用漕运敛财,重建势力,甚至……有不臣之心!将通敌叛国的罪名,反扣到萧然头上!”

“至于‘声东击西’……”谋士眼中闪过一丝狠辣,“江南既然成为焦点,我们便在另一处开辟战场。北境!狄人虽暂退,但元气未失。可命人暗中联络,许以重利,令其再度陈兵关外,制造紧张局势。同时,在京中散播谣言,称萧然在北境时便与狄人暗通款曲,其所谓的‘军功’不过是双方演戏,目的是为了骗取朝廷信任,为其父脱罪铺路!届时,边境告急,朝野震动,谁还有心思细细追究江南之事?陛下就算想保萧然,在‘通敌’大罪和边境安危面前,也必然犹豫!”

此计可谓毒辣至极!断尾求生,保全核心;栽赃陷害,反咬一口;更是利用边境安危来转移视线,逼迫皇帝做出取舍!

太子听完,阴沉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狰狞的笑容:“好!就依此计!周尚书,江南‘断尾’之事,由你亲自安排人手,务必做得天衣无缝!兵部那边,加紧对北境张骏所部的粮草器械调配‘拖延’,再找几个御史,弹劾张骏‘养寇自重’,与萧然关系匪浅!北境狄人那边……本宫自有渠道联络!”

他顿了顿,眼中杀机毕露:“至于萧然本人……本宫要让他,活不到看见江南调查结果的那一天!安排‘影卫’,寻机动手,制造‘意外’!”

“影卫”二字一出,连周廷玉都打了个寒颤。那是太子暗中蓄养的死士,个个武功高强,行事狠绝,专司暗杀铲除异己。

一场针对萧然的,涵盖朝堂、边境、舆论乃至直接肉体消灭的立体绞杀网,悄然张开。局势,瞬间变得扑朔迷离,凶险万分。

京城暗涌,杀机四伏

太子的布局迅速展开。首先是在舆论上,关于江南漕运弊案幕后主使是“靖北王余孽”的流言开始在京城的茶楼酒肆、官员私邸中悄然传播,说得有鼻子有眼,甚至牵扯出几位早已退役或调职的江南武将。同时,北境狄人异动、可能再次南侵的消息也不胫而走,引得人心惶惶。

紧接着,朝堂之上,果然有御史出面,弹劾武威侯张骏在北境“耗费无度”、“战报疑点重重”,并隐晦提及他与靖北王世子萧然过往甚密,恐有结党营私之嫌。虽然皇帝暂时留中不发,但这种接连不断的弹劾,无疑是在持续消耗萧然和张骏的政治信誉。

萧然身处王府,对外界的风风雨雨洞若观火。老王头不断将各种情报汇总而来。

“王爷,江南那边,我们几个暗线接连失联,恐怕……凶多吉少。对方在清理痕迹。”

“京城里,关于王爷您和侯爷的流言越来越盛,背后明显有人推动。”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9240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