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904481"
["articleid"]=>
string(7) "6169056"
["chaptername"]=>
string(8) "第34章"
["content"]=>
string(2624) "过来,用脚踢了踢他的小腿,语气复杂:“起来吧。
算你走运。”
赵青茫然抬头。
“被这位大人‘记挂’上,不知是福是祸。”
黥看着赵高离去的方向,疤脸上露出一丝罕见的凝重,“他夸你一句,比墨工师罚你十次都厉害。
往后,眼睛放亮些,手脚干净些。”
赵青默然。
他当然明白。
赵高的出现,意味着他这只偶然闯入历史洪流的“工蚁”,其“价值”和“异常”,已经进入了帝国最高权力阶层中,最精明也最危险的猎食者视野。
他不再是那个可以靠着“野路子”在底层挣扎求生的匿名者了。
他有了“名字”,而这个名字,如今被系上了一根看不见的、可能随时会收紧的丝线。
他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看着眼前还在运转的滑轮组,看着那些在轨道上缓慢移动的巨型青石。
工程的效率因他而提升,帝王的意志因他而推进。
但他感觉不到丝毫创造的喜悦,只有一种被无形之力裹挟着、身不由己的冰冷。
他的“常识”,他的“急智”,他赖以保命的“价值”,在这一刻,仿佛都变成了囚禁他自己的牢笼。
他抬头,望向咸阳宫的方向,目光越过巍峨的骊山,仿佛看到了那座吞噬一切的权力熔炉。
加速。
必须更快。
只有展现出无可替代的“价值”,才能在那根丝线收紧时,有一丝挣扎的余地。
他弯腰,捡起地上那截磨损的麻绳,对旁边的年轻工匠嘶哑道:“换更韧的皮绳。
还有,轨道接口的榫卯,还得再改。”
皮绳取代了麻绳,榫卯结构在反复失败中趋于稳固。
骊山的工程,在一种近乎野蛮的效率下推进着。
赵青设计的那些“土法”器械,如同生长在帝国巨人躯干上的奇异藤蔓,看似粗糙,却顽强地输送着养分,让这座庞大的陵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
地宫分流渠彻底贯通的那日,墨工师破天荒地让人给赵青端来了一碗浑浊的、带着些许米粒的粥。
赵青捧着那温热的陶碗,手指因为长期摆弄工具和算筹而微微变形,指节粗大,布满新旧茧疤。
他没有立刻喝,只是看着碗里自己模糊的倒影——一张陌生、粗糙、带着风霜痕迹的脸。
“玄宫穹顶,三百方青石,已运抵八成。”
墨工师的声音"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8144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