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903850"
["articleid"]=>
string(7) "6168979"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1章"
["content"]=>
string(2586) "怀慈悲,展袖里乾坤之仙术,以‘仙粮’活万民。
民感其德,拥立为主,遂提兵入京,涤荡乾坤。
然公践祚而不居,碎龙椅以明志,曰:‘吾欲使天下人,无人再为一餐饭而跪。
’ 乃立‘食为天’之盟,兴农事,广积粮,天下遂安。”
陈澈看到这段记载时,只是笑了笑,未置一词。
他站在已经变成巨大粮仓的皇城广场上,看着远处新建起的、他自己的雕像。
那雕像没有持剑,没有捧书,更没有坐在龙椅上。
它只是一个穿着布衣的普通人,微微弯着腰,左手捧着一碗饱满的白米饭,右手托着一根金灿灿的玉米,目光平和地望向远方。
阳光洒在雕像上,也洒在广场上嬉戏的孩子们身上。
陈澈深吸了一口充满稻花香气的空气,转身走向他的农学院。
那里,还有新的作物品种,等待他去培育。
他的天下,不在庙堂,而在这一望无际的、充满希望的田野之间。
9.十年,足以让沧海变桑田,也让“食为天”从一个饱受质疑的盟会,变成了这片土地上坚不可摧的基石。
陈澈推行的农政结出了累累硕果。
土豆和玉米早已成为百姓餐桌上的主粮,昔日只有在豪门宴席上才能见到的白米饭,也走进了寻常农家。
各地粮仓常备着足以应对两年饥荒的存粮,“饿殍”二字,已渐渐从人们的记忆里淡去。
皇城改造的“万象农学院”成了天下学子心中的圣地。
只不过这里不考八股文章,只研学稼穑之术。
来自天南地北的农人、匠人汇聚于此,研究土壤改良,培育新种,改良农具。
陈澈偶尔会来,穿着与老农无异的粗布衣,蹲在田埂上,与众人讨论哪种堆肥法子更能增产,一聊就是半天。
周老童生如今是农政院德高望重的周院正,须发皆白,精神却愈发矍铄。
他不再念叨什么天命所归,而是醉心于将陈澈偶尔“梦授”的农学知识(实为系统兑换的科普书籍内容)整理成册,推行天下。
这十年,陈澈也并非高枕无忧。
旧贵族的残余势力、习惯了特权的地方豪强、乃至内部因权力滋生的新的不平等苗头……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但他手握“袖里乾坤”的终极威慑(偶尔展现的系统物资),以及那深入民心的“让天下人有"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8122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