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903829"
["articleid"]=>
string(7) "6168979"
["chaptername"]=>
string(7) "第9章"
["content"]=>
string(2596) "来,当成护身符或者珍贵的布料。
结实的一次性竹筷,被削尖了前端,绑在木棍上,就成了像模像样的短矛。
更有巧手的人,将几双筷子用麻绳紧紧捆扎,竟做出了一把粗糙但颇具威力的竹弩。
那些质地坚韧的塑料餐盒和外卖保温袋,更是被当成了宝。
餐盒被穿孔,用草绳串联起来,挂在胸前,就成了简陋的“护心镜”。
而印着“饿了么”或“美团”logo的冲锋衣外卖服(陈澈之前拿出来御寒,被众人视为神物),则被拆开,挑在最长的一根竹竿上,成了“乞活军”的旗帜。
一面蓝色的“饿了么”旗帜,一面黄色的“美团”旗帜,在这支衣衫褴褛的队伍中迎风招展,显得既滑稽,又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悲壮。
陈澈看着一个汉子郑重地将印有“准时达”字样的保温袋绑在胳膊上,仿佛那是将军的臂章,他感觉自己快要窒息了。
这画面太美,他不敢看。
其次变化的是纪律和战术。
周老童生不知从哪里翻出了半本残破的《孙子兵法》,整天带着几个识字的年轻人研究。
他们结合流民的特点,总结出了一套“乞丐战术”。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周老摇头晃脑地念着不知从哪儿听来的十六字诀,“主公,此乃游击之精髓也!
我等无粮无饷,唯有依仗主公‘仙粮’与民心,方可与官军周旋!”
他们不再满足于固守一地,开始主动向外侦查,寻找小股的溃兵、土匪,或者同样活不下去的小规模流民团体。
遇到小股官兵或土匪,他们便一拥而上,用竹矛、石块和那股不要命的狠劲,往往能将其冲垮。
缴获的破旧刀剑、皮甲,立刻被装备给最勇猛的人。
遇到新的流民团体,周老便会带着几个口才好的人上前,先是分发一些陈澈提供的馒头或压缩饼干(陈澈发现这玩意儿顶饿且易于储存),然后便开始宣扬“陈主”的神迹和天命。
“看见那旗帜了吗?
那是天赐神物!”
“尝尝这仙粮!
除了陈主,谁能凭空变出此等美味?”
“跟着陈主,有肉吃!
有条活路!”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几乎没有流民能抵挡。
一口实实在在的食物,加上一个“天命所归”的希望,比任何空洞的口号"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812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