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900933"
["articleid"]=>
string(7) "6168665"
["chaptername"]=>
string(7) "第6章"
["content"]=>
string(2536) "现可能是拐卖,我就赶紧报警了”,但他话里话外,也间接证实了李哲确实带着一个精神状态不对(被拍晕后刚苏醒)的姑娘,并且有金钱交易(虽然他说成是“住宿费”和“感谢费”)。
警方敏锐地抓住了这些矛盾点。
尤其是林晚晚提到的“后脑被砖头击打”,法医对她后脑的检查也确实发现了新鲜的皮下淤血和轻微肿胀,与她的描述吻合。
李哲的谎言,在一点点被剥开。
……与此同时,林晚晚在女警的陪同下,在医院做了更详细的伤情鉴定。
她冷静地配合着一切程序,同时,她向警方提供了一个关键信息:“警察同志,我怀疑李哲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
他可能有一个固定的销赃……或者说,联系类似赵老栓这种人的渠道。
他的手机里,或许有线索。
另外,他之前跟我炫耀过,说他有个远房表叔在邻省某个镇子上,‘路子野’,帮他朋友‘处理’过不听话的‘媳妇’。”
这个信息,如同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了一颗石子。
警方立刻意识到,这可能不是孤案。
他们迅速申请了搜查令,对李哲的手机、随身物品,以及他在本地的临时住处进行了搜查。
果然,在李哲那个十年后带来的、与此时代稍显违和的智能手机(林晚晚删照片时特意忽略了云端备份和某些加密聊天软件)里,技术人员恢复了一些被删除的信息,并在他一个隐藏的社交软件聊天记录中,发现了与不止一个“中间人”的暧昧对话,涉及“新货”、“价钱”、“干净”等暗语。
虽然暂时没有直接指向十年前的具体证据,但这些足以让警方将李哲列为重大犯罪嫌疑人,并延长了他的留置时间。
消息传到等在外面的林晚晚这里,她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
她知道,这只是撬开了一道缝。
真正致命的证据,需要时间,也需要……一点“提醒”。
她借口要回忆更多细节,向警方要来了纸笔,然后凭借着她作为“过来人”对李哲和他那个“表叔”圈子的了解(这十年,她为了摆脱阴影,暗中查过不少资料,甚至雇佣过私家侦探,只是苦于没有直接证据),写下了一些模糊的地名、可能的联系人外号,以及她“隐约记得”李哲曾提过的,关于他"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8011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