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897694" ["articleid"]=> string(7) "6168102" ["chaptername"]=> string(7) "第4章" ["content"]=> string(2586) "的线下业主大会投票。”

李维嗤笑一声:“隐私权是基本人权,安全是管理问题,这是两码事。

周主任,你得分清楚,业主们已经用脚投票了。”

他话里满含着威胁的意味:“现在投票结果我们已经公证了,你要是不按民意执行,我可不能保证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比如……向媒体曝光我们小区业委会是如何漠视业主权利的?”

他这是在公开威胁我。

就在这时,我的手机响了,是街道办的电话,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询问:“小周啊,你们小区怎么回事?

网上有人发帖子,说你们业委会和物业联合起来,搞什么天网监控,侵犯业主隐私,现在都上本地热搜了!”

我刷新了一下手机,果然如此。

更让我心寒的是,我翻看那个帖子的点赞列表,在最新点赞的列表里,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头像——是住我对门的邻居,上个月他家水管漏水,还是我帮着协调物业,连夜抢修的。

现在,他默默地给那个帖子,点了一个赞。

李维看到我变化的脸色,嘴角的弧度更大了,他甚至故意点了一下手机屏幕,给我看那飞速上涨的帖子热度:“周主任,现在,你还觉得这是少数人的要求吗?”

话音刚落,业委会的电话就打了进来,是市里一家报社的记者:“您好,是周主任吗?

我们接到市民热线,反映贵小区存在严重的隐私侵犯问题,请问您方便接受一下采访吗?”

一场针对业委会的舆论风暴,就这么被一个所谓的“隐私斗士”、几台摄像头引爆了。

我看着眼前洋洋得意的李维和旁边假惺惺劝说的老张,忽然觉得很没意思。

人心不足蛇吞象。

我提供的安宁,让他们忘了危险为何物。

4一夜之间,全网都是我们小区的负面新闻。

小区的名字、我的照片都被挂在了网上。

“最牛业委会主任,一手打造监狱式小区”的标题,赫然出现在各大本地资讯平台上。

辱骂的私信和电话塞满了我的手机。

有人骂我是物业的走狗,有人咒我出门被车撞。

业委会的几个委员顶不住压力,纷纷给我打电话,意思很明确。

赶紧妥协,把这事平息下去。

委员老刘在电话里唉声叹气:“老周啊,咱们就是义务帮忙,犯不着把自己搭进去。

既"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7894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