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895767" ["articleid"]=> string(7) "6167713" ["chaptername"]=> string(7) "第2章" ["content"]=> string(2609) "来爆料!

看看这个陆老师还有多变态!

@市教育局官方账号,出来干活了!

……我握着冰冷的手机,一股寒意从脊椎骨缝里钻出来。

不是愤怒,是一种被背叛后的巨大荒谬感。

我那些自己熬夜整理、从上千套试卷里精选出的“培优卷”,在他们嘴里,成了压垮他们的稻草。

我牺牲掉所有个人时间,陪着他们晚自习,随时答疑解惑,成了“无情占用”。

把通往名校最艰难、但最有效的那条路指给他们,成了“内卷元凶”?

手机在办公桌上嗡嗡作响。

张校长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陆老师,市教育局的电话,说收到了大量群众举报,要求我们立刻调查,给公众一个交代!”

2我走出校长室,走廊里空无一人,却仿佛处处都是眼睛。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诡异气氛。

高三(1)班,这个所谓的“火箭班”,是我从高一带上来的心血。

从最初选拔生源,到制定每学期的教学计划,再到为每一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量身打造冲刺方案,我自问从未有过一丝懈怠。

我坚持认为,对于这些没有优渥家境的孩子来说,高考是他们人生中为数不多的、最公平的战场。

而我的责任,就是为他们锻造出最锋利的武器。

所以,我牺牲了几乎所有的假期,从成千上万套模拟卷中,整理出那些被他们称为“魔鬼培优卷”的材料。

每一道题,都指向一个高考的难点。

所以,我推掉了所有社交,陪着他们上晚自习,只要他们有任何一个知识点不明白,我都会讲到他们懂为止。

我觉得,这才是对他们未来负责——你可以凭着高分,去选择你想去的城市,去学习你热爱的专业,去拥有拒绝的底气……这远比那些空洞的“快乐口号”和流于表面的“素质活动”重要得多。

可现在,这竟成了“内卷”的铁证,成了全网唾骂的缘由。

路过别的班级门口,能听到里面传来的窃窃私语。

“听说了吗?

一班的陆老师,被人挂网上了。”

“活该,谁让他那么卷,搞得我们压力也大。”

“就是,早该有人治治他了。”

我推开自己班的教室门。

原本嘈杂的早读声,在我出现的那一刻,戛然而止。

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看过来,惊恐、躲闪、好奇、幸"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782054" }